 |
猴王本生圖 西元前一世紀初 砂岩 直徑51公分 印度中央邦阿拉哈巴德瑟德納縣巴爾胡特遺址出土 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 印度博物館藏 |
|
|
巴爾胡特遺址猴王本生圖
ba er hu te yi zhi hou wang ben sheng tu
印度中央邦阿拉哈巴德瑟德納縣(Satna, Allahabad, Madhya Pradesh)巴爾胡特遺址(Bharhut)出土。原為佛塔圍欄柱上浮雕,題材出自南傳《本生經》,敘述佛陀過去世生為猴王,時逢枯旱,領五百猴眾至隔岸王城果園中覓食。國王得悉,命人圍困,情急之際,猴王將手腳繫於兩樹之間,以身作橋,供猴群渡河逃脫。捨身濟眾的善行,使猴群得以脫險,亦令國王感動,並啟發為君之道。 畫面採用一圖數景的連續性構圖,表現發生在三個不同時間和地點的情節。浮雕左右的兩棵樹和中央的河流代表森林與恆河,最上方是猴王以自己的身體搭橋,讓猴群渡河;中央二位男子張開一塊大布,欲接住墜落下來的猴王;下方是猴王與國王對坐,告誡國王在遭遇危險時應保護臣子。 整個構圖配景的空間非常流暢,三個主要場景的重心都表現在整個圓形板中央,明顯易見,主題明確。從作品的技巧,得知當時藝術家仍保留在二度空間的概念,所有的猴子全以側面來表達,國王的右手則以正面方式表現,為巴爾胡特的雕刻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