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剛勇識佛坐像 十二世紀 黃銅 高30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金剛勇識佛坐像
jin gang yong shi fo zuo xiang
金剛勇識佛,即金剛薩埵,在藏傳佛教中有本初佛與菩薩兩種身分,圖像特徵是手持象徵智慧的金剛鈴和象徵慈悲的金剛杵。此造像頭戴五葉冠,每片冠葉中原嵌有寶石,髮髻高聳,頂飾寶珠,繒帶在耳後呈扇形。呈菩薩相,面容方正,低頭垂視,寬肩細腰而有力。左手持金剛鈴,右手當胸持金剛杵,結跏趺坐於蓮座上,帶有東北印度波羅王朝(Pala,約8~12世紀)典型的造像風格。 蓮座下有高方台,方台正面有二象,二象間有八輻法輪象徵佛法。蓮瓣形大背光頂上有一佛塔,佛頭後有一朵大蓮花,兩側各有一鳥,口中銜珠,為波羅風格的造像中最為常見的背光樣式,但兩側多是摩竭魚。 此像繫有清宮黃條記「大利益番銅舊琍瑪金剛勇識,二十八年(1763)十月初九日收,劉保住進」,即乾隆二十八年此像入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