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5/1_286
|
石鐘山石窟石鐘寺區外景 雲南劍川 |
|
|
石鐘山石窟沙登箐區第14龕彌勒佛坐像龕 |
|
|
石鐘山石窟獅子關區第10龕觀音化現梵僧像 大理時期(937~1253) 石 高1.83公尺 |
|
|
石鐘山石窟
shi zhong shan shi ku
又稱劍川石窟。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城西南約25公里的石鐘山,是雲南地區最大也是最早的石窟群,內容豐富,雕刻精美,在中國南方石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開鑿年代上自南詔時期(752~902),下迄大理時期(937~1253),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存十六窟,分布在石鐘寺(八龕)、獅子關(三龕)和沙登箐(五龕)三個地區,大小造像共一百三十九尊。窟龕形制大致有三種類型,一類為佛殿龕,龕外有仿木結構的龕檐,龕室正壁刻主尊及脇侍,兩側壁有輔像;一類為方形或圓拱形淺龕,龕內刻單尊像或主尊及脇侍像;還有一類為摩崖造像或線刻畫像。龕室的進深較淺是該地區石窟形制的特點。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唐(756~846)南詔王勸豐祐時代佛教已在雲南廣泛傳播,分別從中原漢地、西藏、印度和緬甸傳入。尤其是密宗阿吒力教流行於該地,造像題材主要為阿吒力教信奉的毗盧遮那佛、彌勒佛、觀音、毗沙門天王、大黑天神及八大明王等。石鐘寺區第6龕明王堂是劍川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佛殿龕,中間一佛二弟子,兩側為八大明王,雕刻精美,堪稱雲南石窟中的上乘之作。觀音是阿吒力教特別崇拜的對象,沙登箐區第13龕的阿嵯耶觀音像就富於地域特色,是身材頎長,寬肩細腰,著印度菩薩裝的男身形象,其別具一格的造型被稱為「束腰觀音」。觀音信仰還衍化出觀音化現梵僧,助南詔建立霸業的傳說,獅子關區第10龕即是觀音化現梵僧的摩崖浮雕。 「本主崇拜」題材是雲南大理地區白族的一種民間信仰,崇拜自然神、民族英雄、道教人物等,與佛教密宗信仰相融合而衍生出地方民族信仰造像形式。第1龕、第2龕、第9龕是南詔王異牟尋(779~808在位)、閣羅鳳(748~779在位)、細奴羅(649~674在位)造像,前兩龕都採用了殿堂式的佛殿龕。南詔王被當作偶像供養是因為他們在南詔的歷史上都有過卓越的功績。毗沙門天王、大黑天神等神祇也進入本主崇拜之列,在第6、15龕中都有淺龕造像。密宗阿吒力教和本主崇拜的某些題材頗為獨特,為研究南詔和大理國的宗教、歷史、文化、藝術、民俗等提供了寶貴資料。另一類是外國人造像,如「波斯國人窟」,也是古代大理白族與其他民族進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三個區的石窟造像題材和樣式有著明顯差異,處於鑿建初期的石窟無論是窟龕形制、題材內容,還是雕刻技藝、構圖布局等都顯得較為單純。如沙登箐區第14龕彌勒佛坐像龕,是龕和摩崖結合的造像。大理時期繼承了南詔石窟藝術風格,雕刻技藝趨於成熟,雕刻手法多樣,造像面貌富於變化,宗教成分比較複雜。大理國後期,是雲南佛教造像的成熟期,民族風格突顯。藝術風格的形成和演變都是在南詔、大理國與中原、吐蕃及周邊國家進行文化交流過程中發展而成的。
|
相關詞條:石鐘山石窟第1龕, 石鐘山石窟第1龕南詔王異牟尋像, 石鐘山石窟第2龕, 石鐘山石窟第2龕南詔王閣羅鳳像, 石鐘山石窟第6龕, 石鐘山石窟第6龕毗盧遮那佛及弟子像, 石鐘山石窟第6龕明王像, 石鐘山石窟第6龕大黑天神像, 石鐘山石窟第6龕毗沙門天王像, 石鐘山石窟第9龕細奴羅王像, 石鐘山石窟第13龕阿嵯耶觀音像, 石鐘山石窟第14龕佛及脇侍像, 石鐘山石窟第15龕毗沙門天王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