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王字聖教序後心經(局部) 唐咸亨三年(672) 行書 拓本 陝西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 
                     
                    
                      |   | 
                     
                    | 
                集王字聖教序後心經 
                   ji wang zi sheng jiao xu hou xin jing
                  
			此為懷仁和尚《集王字聖教序》最後一段,此段集字《心經》在佛教及書法上均有重要意義。《心經》歷來有多種譯本,以唐代(618~907)玄奘大師所譯最為通行。而此碑之刻立,既源於玄奘取經譯經之事,碑文又為唐代所刻,允為最直接、最重要之資料。  《集王字聖教序》向來為學習書法重要門徑,而學習王羲之書風者亦多以此入,則集字《心經》往往成為習書者最初接觸《心經》之始,再加上王字藝術品質極高,書家一寫《心經》,常難脫集字本《心經》矩範,即帖中微有缺憾之誤字,亦相沿而下,約定而俗成。因此,本帖也是歷代行書《心經》書法風格的最重要來源。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東晉(317~420)書法家,兼善隸、楷、行、草各體,後世奉為書聖。傳世墨跡珍貴,其中《蘭亭序》世譽天下行書第一。  參考釋文:  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  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