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40
乃甲切木石窟第4窟北壁大日如來坐像
乃甲切木石窟第4窟北壁大日如來坐像
十一至十二世紀
石胎泥
西藏崗巴
 

乃甲切木石窟
nai jia qie mu shi ku

譯名為ri rgyal gram gyi rdo phug。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崗巴縣昌龍鄉納加村、苦曲藏布河北岸礫岩小山斷壁上。共有五座洞窟,洞口皆南向。洞窟距地面高約10餘公尺,由西至東,分別編號第1~5窟。
 第4窟保存較好,有造像存留。石窟平面呈方形,四壁浮雕佛、菩薩等三十三尊。正壁(北壁)主尊大日如來,身飾金彩,長臉高髻,菩薩裝,寬肩厚胸,雙手已殘,無法辨認,推測作智拳印,結跏趺坐於雙獅高座上;座前只存一獅,雙獅尾相對,回頭而顧。身後有橢圓形頭光和圓形背光,周圍飾以金剛、交杵和摩尼寶等。東壁北側主佛坐於雙象須彌座,袒上身,胸前斜繫帶,左手禪定印,右手作觸地印,身飾黃彩,應為寶生佛;南側佛坐雙馬須彌座,左手禪定印,右手與願印,身飾藍彩,應為阿●(門+三人)L佛;西北側佛座下為一對人面鳥身抬舉須彌座,袒上身,胸前斜繫帶,左手禪定印,身飾綠彩,應為不空成就佛。西壁南側佛坐雙孔雀須彌座,佛像袒上身,胸前斜繫帶,手作禪定印,身飾紅彩,應為阿彌陀佛。
 石窟造像刀工洗練,風格古樸,帶有明顯印度波羅王朝(Pala,約8~12世紀)藝術風格,其時代為後弘初期(10世紀末~13世紀初),屬西藏早期石窟寺之一。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