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719
阿育王獅柱
阿育王獅柱
約西元前三世紀
砂岩
高223公分
印度比哈爾邦蘭普爾瓦出土
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 印度博物館藏
 

阿育王獅柱
a yu wang shi zhu

印度比哈爾邦蘭普爾瓦(Rampurva, Bihar)出土。獅子面部損毀,頭頸和胸部的鬃毛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紋,相當工整而圖案化,較顯華貴。前肢繃緊的肌肉、遒勁的足掌與鉤爪等特徵,明顯吸收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559~330 BCE)獅子雕刻形式的元素。承托獅像的圓盤立面雕一列低頭覓食的鵝。圓盤下方為覆蓮瓣構成的鐘形托座。
 柱頭通體成深碳灰色,與其他阿育王柱柱頭不同,一般認為因作品自十九世紀末出土以來,被置於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入口處逾一百年,粉塵污染所造成,原色應為淡黃。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