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6/2_646
|
阿旃陀石窟遠景 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 |
|
|
阿旃陀石窟第26窟外景 |
|
|
阿旃陀石窟分布圖 |
|
|
阿旃陀石窟中段 |
|
|
阿旃陀石窟第2窟大廳 |
|
|
阿旃陀石窟第2窟大廳前廊天花藻井(局部) |
|
|
阿旃陀石窟第1窟大廳右壁摩訶伽那迦本生圖(局部) |
|
|
阿旃陀石窟
a zhan tuo shi ku
譯名為Ajanta Caves。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Aurangabad, Maharashtra)西北約106公里處。總共三十個洞窟,開鑿於德干高原薩希亞德利山脈(Sahyadri Mountains)瓦格拉河(Waghora River)灣上方約76公尺處的馬蹄形斷崖上,連綿長達550公尺。洞窟年代在西元前二世紀至六世紀間。諸窟集建築、雕刻和壁畫藝術於一體,其中壁畫最負盛名,是現存最早的印度古代繪畫遺跡。大約於中國唐貞觀十四年(640),玄奘大師可能曾遊歷到此,《大唐西域記》有專門章節記述「摩訶刺佗國」的「阿折羅伽藍及石窟」,按其描述的內容,一些學者認為「阿折羅伽藍」即阿旃陀石窟。佛教在印度本土衰微之後,僧侶離散,阿旃陀石窟漸被廢棄,直到一八一九年被英國軍隊發現。一九八三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諸窟按照自東向西的排列順序編定為第1至第28窟,第29窟位處第20及21窟之間;其中15窟有一附窟15A。窟群大體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部派佛教時期,約開鑿於西元前二世紀至二世紀,相當於早期薩塔瓦哈納王朝時期(Satavahana,約200 BCE~250),包括第8、9、10、12、13、15A等窟。前期石窟結構簡單,其中第9、10窟為支提窟(caitya),形制與早期薩塔瓦哈納王朝的其他支提窟類似,正面有支提窗,窟內平面呈馬蹄形,兩排貫穿大廳的列柱支撐著仿木結構的拱頂,後部雕鑿的窣堵波結構簡單。窟內殘存有印度最早的壁畫遺跡,特別是第10窟側廊的壁畫,在大畫面上以一圖多景的方法描繪了六牙象王本生、國王及其扈從等主題。第8、12、13、15A窟為毗訶羅窟(vihara),均為無柱方形廳﹙或準方形廳﹚,三面鑿有樸素的小室。 後期洞窟開鑿於大乘佛教時期,約五至六世紀之間,相當於笈多王朝(約320~550)興盛期。當時統治德干地區的伐卡塔卡王朝(Vakataka,約250~550),從典章制度到文化藝術都承襲了笈多王朝的傳統,因此許多學者把伐卡塔卡王朝治下的阿旃陀後期石窟歸入笈多藝術的範疇。後期石窟結構複雜,裝飾富麗。其中第19、26、29窟為支提窟,石窟正面、列柱、橫梁等隨處雕刻有佛像和精美的浮雕裝飾,窣堵波正面設龕,雕有佛像,形制較前期複雜。 第26窟左側廊鑿有多個佛龕;右側廊有大型的佛傳故事浮雕,如降魔成道、涅槃圖等,其中的佛涅槃像長7.27公尺,是印度境內現存最大的臥佛像。第1、2、16、17窟等後期的毗訶羅窟,較之前期在形式上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石窟正面增修了列柱門廊,窟內方形大廳亦有雕飾華麗的列柱。後壁開鑿佛龕,供奉通高3~4公尺的佛倚坐像,這種毗訶羅窟已不單純是僧房,而還兼有禮拜的功能。 另外第1、2、16、17窟還以其豐富的壁畫遺存而著稱,布滿四壁的佛本生、佛傳故事圖及佛、菩薩像等佛教主題壁畫,與天花藻井、列柱及窟門的各種裝飾紋樣及飛天、供養人像等共同創造出一個絢爛的繪畫空間。壁畫採用膠彩畫與濕壁畫相結合的繪製技法。壁畫中採取勾線平塗的平面法,也採用強調結構體積變化的凹凸法,特別是後期壁畫注重立體感的表現,對凹凸暈染法的運用更為普遍。
|
相關詞條:阿旃陀石窟第26窟佛傳圖之涅槃, 阿旃陀石窟第10窟六牙象王本生圖, 阿旃陀石窟第19窟, 阿旃陀石窟第1窟佛龕龕門, 阿旃陀石窟第10窟佛傳圖之成道, 阿旃陀石窟第17窟, 阿旃陀石窟第1窟佛傳圖之降魔成道, 阿旃陀石窟第17窟飛天, 阿旃陀石窟第1窟, 阿旃陀石窟第2窟供養人像, 阿旃陀石窟第2窟, 阿旃陀石窟第2窟廊柱, 阿旃陀石窟第26窟, 阿旃陀石窟第26窟佛傳圖之降魔成道, 阿旃陀石窟第26窟龕像, 阿旃陀石窟第26窟柱頭及梁枋雕飾, 阿旃陀石窟第26窟佛坐像, 阿旃陀石窟第2窟佛說法像, 阿旃陀石窟第2窟供養人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