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嚴海會善知識曼荼羅圖 軸 鎌倉時代(1185~1333) 法眼賴圓 絹本設色 高182.4公分 寬116.1公分 日本奈良 東大寺藏 |
|
|
華嚴海會善知識曼荼羅圖(局部) |
|
|
華嚴海會善知識曼荼羅圖 法眼賴圓
hua yan hai hui shan zhi shi man tu luo tu fa yan lai yuan
據裱褙修復題記,得知此圖為備中(今岡山縣)法眼賴圓所繪,菩提院了遍書銘文。鎌倉永仁二年(1294)京都高山寺之法橋道賢為父母追薦冥福,而捐獻給播磨(今兵庫)性海寺。室町應永二十八年(1421)為東大寺僧澄賢所發現,應永三十年進行修補後帶回東大寺。一九三八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圖上方以宋風書體書寫「華嚴海會善知識」。其下正中央畫格內為毗盧遮那佛,戴寶冠,著白色通肩袈裟,結跏趺坐於白蓮座上,雙手屈肘,手腕向外,拇指和中指相捻,圓形頭光和身光外緣散發出五彩光芒。繪有墨線紋樣的白衣上飾金泥圓花紋,今幾乎剝落。 圍繞主尊的五十四個小畫格內描繪唐代(618~907)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五〈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的各場面。其圖樣與中國宋代(960~1279)所製的歷參圖《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有許多共通點,故推測此圖係據宋本系列作品繪製。每尊像右上題記皆記載善知識名,順序從左上往右,採龍蛇蜿蜒曲折的方向而下。畫中水波、樹木、土坡、岩石等當屬大和繪的畫法,人物、五彩火焰、光芒及祥雲等,以白綠、白群、淡色胡粉敷彩,與畫面的紅彩、衣服紋樣及建築相輝映。縱橫墨界線旁留存金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