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188
巴米揚石窟全景
巴米揚石窟全景
阿富汗巴米揚
 
弗拉提石窟
弗拉提石窟
 

巴米揚石窟
ba mi yang shi ku

譯名為Caves of Bamiyan,古名范揚、帆衍、望衍、梵衍那。位於阿富汗中部巴米揚省興都庫什山(Hindu Kush, Bamiyan)中,南邊為可依巴巴山(Kohe Baba),距喀布爾(Kabul)西約24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佛教石窟群之一。石窟開鑿年代有多種說法,然依據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約開鑿於五世紀中葉至九世紀中葉。巴米揚石窟遺址自古以來在中亞至西亞的交通要道上,商旅往來十分頻繁。中國玄奘大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將該地興盛時期之景象作了詳細描述:「梵衍那國東西二千餘里,南北三百餘里……淳信之心,特甚鄰國。上自三寶,下至百神,莫不輸誠竭心宗敬。……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宗學小乘說出世部。」揉合波斯、希臘、羅馬風格的印度佛教藝術,也經此地東傳至中亞諸國和中國。該石窟主要有巴米揚、卡克拉克(Kakrak Valley)、弗拉提(Fuladi Valley)等三個石窟群,分別沿河谷而鑿。二○○三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巴米揚石窟群位於巴米揚河谷南邊,洞窟開鑿在高約100公尺,長約1.5公里的崖壁上,共有七百五十餘個洞窟,為主區,以東大佛及西大佛二像聞名於世。窟區內約有百分之十為佛龕,其他洞窟作為僧房、講堂、倉庫等用途,摩崖東邊發現有佛塔遺蹟。
 卡克拉克石窟群位於主區東南方,共有一百多個洞窟。窟內佛像保存極少,有少量壁畫殘存。弗拉提石窟群位於主區西南方,共有五十多個洞窟。整個石窟群窟室樣式不一,平面有正方形、長方形、八角形、圓形及不規則形等類型;窟頂有穹窿、套斗、縱券和平頂等多種。主要的洞窟皆標有編號,法國考古隊採用英文字母和數字並用編號制,但未能將所有洞窟編號,後日本考古隊將全部洞窟以數字順序編號。
 石窟群標示著秣菟羅(Mathura)藝術的傑出成就,惜幾世紀以來,屢遭破壞。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因愛孫在此陣亡,將該地夷為焦土。十七及十九世紀伊斯蘭教軍隊征戰,位於斷崖中相距400公尺的兩尊大立佛各遭炮火轟擊,再度被破壞,終至被遺忘。直到一九二二年才重新被考古學家發現,一九六九年印度及阿富汗聯合考古隊開始合作修復佛像,高38公尺的東大佛釋迦牟尼佛像在一九七三年完成整修;高55公尺的西大佛立像於一九七九年因戰爭因素,被迫終止修復工程。二○○一年三月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政權不顧國際勸阻,以萬噸炸藥摧毀兩尊立佛。塔利班政權崩潰後,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資助,進行清理、收集及保存佛像殘片的工程。多年來專家正試圖找出《大唐西域記》中所提的佛涅槃像,原應長約達300餘公尺。二○○六年阿富汗和法國考古人員在大佛遺址附近,已陸續發現古代寺院、大型古代佛塔和19公尺之臥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