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九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229
皇福寺遺址舍利具金銅舍利外函
皇福寺遺址舍利具金銅舍利外函
統一新羅時期(668~935)
金銅
高21.3公分
韓國首爾 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銀四角盒及金四角盒
銀四角盒及金四角盒
銀四角盒高5.9公分 金四角盒高2.5公分
 
金高杯
金高杯

高約5.8~6.3公分
 
銀高杯
銀高杯

高約6.1~6.3公分
 

皇福寺遺址舍利具
huang fu si yi zhi she li ju

日帝強占期(1910~1945)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九黃里三層石塔第二層塔身舍利孔內發現。一說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皇福寺遺址發現。金銅製舍利外函係由鈑金製成四角寶函,蓋內側畫有格線,並線刻銘文,由此得知建立石塔及供奉舍利之緣起。
 據銘文記載,統一新羅神文王(681~691在位)駕崩,神睦大后及其子孝昭王(692~701在位)建禪院伽藍與三層石塔。七○○年神睦大后、七○二年孝昭王相繼崩逝,聖德王(702~736在位)於唐神龍二年(706)在石塔第二層內供奉佛舍利四顆、金鑄彌陀像一尊及《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以祈求先王、母后之冥福和自身長壽。
 舍利外函表面以點線線刻九十九座單層塔,塔刻飾有塔基、塔檐、風鐸及相輪等輪廓。函內收藏金、銀製的高杯各兩個,及金鑄佛立像、坐像,此與銘文記載的一尊有差異。另有一銀製四角盒,內置金製四角盒,當中安奉舍利瓶,可謂極具巧思。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