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臂觀音菩薩像 八至九世紀 金銅 高22公分 印尼蘇門答臘出土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四臂觀音菩薩像
si bi guan yin pu sa xiang
印尼蘇門答臘(Sumatra)出土,中爪哇時期(約7~13世紀)作品。鎏金表面已剝落,原為四臂,左右各失一臂,右臂持念珠,已失的左臂殘存一株蓮莖及蓮花,另一左手持法螺。頂上一坐佛,故知此像為觀音菩薩。 菩薩梳高髻,髮辮左右各作兩綹披肩。頭形圓,五官集中,表情嚴肅。上身斜披帔帛,下身著裙,衣薄貼體,平滑無褶。腰部繫帶,帶中央一圓飾,裙襬在身側摺如魚尾,裝飾簡潔利落。肩寬胸厚,腿部及雙足亦圓鼓結實,站姿直挺,全像結實豐潤。 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八至九世紀時佛教興盛,與印度往來密切,此像可見承襲印度笈多王朝(約320~550)的風格,然其額寬嘴闊,則是印尼中爪哇民族的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