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712
萬佛洞石窟第1窟舍利塔龕(局部)
萬佛洞石窟第1窟舍利塔龕(局部)
北宋元豐元年(1078)

陝西延安
 
萬佛洞石窟第1窟左壁浮雕(局部)
萬佛洞石窟第1窟左壁浮雕(局部)
 

萬佛洞石窟
wan fo dong shi ku

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清涼山。現存四座洞窟。從石窟內殘存墨書題記和造像特徵等,窟群始鑿於北宋(960~1127)晚期。窟內現存多處元豐元年至六年(1078~1083)造像題記,證明萬佛洞石窟主體工程完成於北宋神宗(1067~1085在位)時期。一九五六年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1窟為方形窟,面積較大,寬16.1~17.6公尺,高6.35公尺,進深12.9公尺,中央設佛壇,前壁開門、窗,佛壇上立三世佛,兩側鑿出通頂柱屏。窟室壁面和柱角四面均滿刻千佛,其間雕刻較多單體佛像及華嚴三聖、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等組合像,此外有水月觀音、六臂觀音、十一面觀音、十六羅漢及地藏菩薩。其中有元豐元年題記的舍利塔龕分為三層雕刻佛傳故事,下層中間雕舍利槨,兩側十弟子舉哀;中層坐佛龕下有烈火燃燒,左右天王護衛,為焚棺圖;上層以十三層樓閣式寶塔表現起塔供養。另有金泰和七年(1207)及明成化年間(1465~1487)碑刻。
 第2窟平面近方形,寬4.9~5.7公尺,高約4.6公尺,進深4.55公尺。頂部為八角形蓮花藻井,刻劃簡潔;其餘為平頂方格天花,內無雕飾。後壁雕三世佛,脇侍弟子像四身,兩側壁為文殊、普賢菩薩對坐像,前端為戴盔甲的天王。三壁龕像之下雕刻十六羅漢坐像。
 第3、4窟開鑿時代略晚,均為中央佛壇式方形窟,頂部為蓮花藻井,部分壁面上存有佛經故事雕刻。延安地區地處偏遠,佛教石窟雕刻帶有較濃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北方地區晚期石窟造像的基本面貌。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