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釋天像 三至四世紀 片岩 高34公分 巴基斯坦開伯爾巴圖克瓦省 白夏瓦博物館藏 |
|
|
帝釋天像
di shi tian xiang
帝釋天,古印度時原稱因陀羅,為印度教之神;佛教中稱帝釋天,為釋尊的守護神。該像只露出半身,頭轉向右側凝視,深目高鼻,蓄虯髯鬍鬚,頗具希臘人物相貌特徵。戴造型特殊的平頂寶冠,身披圓形扣環斗篷,左手握金剛杵,右臂斷損,右手按在莨苕葉紋的裝飾板上。衣紋簡明,以陰刻雙線表現,此手法常見於犍陀羅晚期雕刻,表明該像為貴霜王朝(約1〜3世紀)後所作。 金剛杵象徵能擊破一切物體的武器,傳原為古希臘神話中宙斯神用來打雷。佛教造像中,執金剛神和帝釋天均持金剛杵。古印度經典《梨俱吠陀》中早有因陀羅手持金剛杵的記載,到貴霜王朝,犍陀羅地區的帝釋天開始有合掌替代持金剛杵的例子,頭上則戴著敷巾冠飾。帝釋天多現君王之姿,用冠飾作為其主要標識,故知此像當為帝釋天而非執金剛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