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792
善化寺大雄寶殿南壁西盡間壁畫(局部)
善化寺大雄寶殿南壁西盡間壁畫(局部)
清代(1644~1911)
壁畫
山西大同
 
善化寺大雄寶殿南壁東盡間壁畫(局部)
善化寺大雄寶殿南壁東盡間壁畫(局部)
 
善化寺大雄寶殿西壁觀音菩薩像
善化寺大雄寶殿西壁觀音菩薩像
 

善化寺壁畫
shan hua si bi hua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大雄寶殿。殿內壁畫據《重修善化寺碑記》載,因年久失修,逐漸損毀,清康熙四十七至五十五年(1708~1716)重繪。乾隆元年(1736)又受損,現僅西壁和南壁兩盡間的壁畫尚存,面積計有149.77平方公尺。
 大雄寶殿坐北朝南,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殿內西壁每間繪一鋪說法圖,計五鋪,疑為《大方廣佛華嚴經》七處九會中五會的場面。每鋪中央繪佛結跏趺坐說法,左右兩側有脇侍菩薩,上部兩隅繪聞法菩薩、金剛和飛天。畫中佛像通高320~354公分,菩薩脇侍像高 195~205公分。圖中菩薩為西壁南起第二鋪脇侍,左手執淨瓶,右手持柳枝,應為觀音。
 南壁東盡間中部畫六臂準提佛母,左右兩側有二脇侍菩薩,周圍為菩薩、弟子及金剛等;西盡間畫阿彌陀佛會圖,主尊為阿彌陀佛及觀音、大勢至菩薩,周圍有弟子、菩薩及護法眾。各像大小不一,大者高85~126公分,小者高45~65公分。
 該殿壁畫形象眾多,近二百尊,主從有序,是清代(1644~1911)重彩人物畫的巨作。所繪人物造型、畫風、神韻、線條及色彩具清代繪畫特徵,然構圖與內容尚存遼(907~1125)金(1115~1234)遺風,如佛、菩薩身形高大與殿宇高廣形成整體。各類形象的衣紋畫法多用蘭葉描,線條流暢。畫面設色以青、綠、朱三色為主,肌膚多塗以粉白,雲氣多為黃、紅兩色,花冠、瓔珞、腕釧等精緻部分,兼施瀝粉貼金,更增畫面的輝煌瑰麗。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