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9/1_218
 |
梁思成(1901~1972) |
|
 |
大明寺鑑真和尚紀念堂 江蘇揚州 |
|
|
梁思成
liang si cheng
生於一九○一年,卒於一九七二年。建築學家、建築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廣東新會人。梁啟超的長子。生於日本東京。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科畢業,於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後至美國麻州劍橋哈佛大學美術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一九四七年擔任聯合國總部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一九四八年獲得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等。 熱愛中國古代建築、雕塑藝術,對其進行調查研究,於一九三二年完成《清式營造則例》。其後開始實地考察古建築,首先發表河北薊縣獨樂寺為遼代(907~1125)建築,是當時所知最早的木構殿堂,也是中國首度以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的考證報告,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其後陸續考察河北、山西、陝西和浙江等地之古寺及建築,鑑定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為世界現存最高的木構建築;復於雲岡、龍門、響堂山及四川廣元、大足等石窟進行考察。因親見甘肅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與夫人林徽因共同考證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築年代,這是中國人發現的第一座唐代(618~907)木結構建築。一九四五年提出城市規畫,對古建築保護和建築設計具有重大貢獻;參與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一九六三年主持設計江蘇揚州大明寺鑑真和尚紀念堂。 一生重視教育及學術研究,曾於遼寧瀋陽東北大學創辦建築系,復任北京大學教授,一九四六年為北京清華大學創辦建築系,並成立中國建築研究所。提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建築創作理論,強調新建築要對傳統形式有所繼承。另有《中國雕塑史》、《中國建築史》、《營造法式注釋》、英文版《中國建築史圖釋》及多篇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的中國古代建築專著和論文存世,今論著已編成《梁思成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