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海寺地藏十王像 室町時代(1392~1573) 花崗岩 通高180公分 日本奈良 |
|
|
空海寺地藏十王像
kong hai si di zang shi wang xiang
位於日本奈良市雜司町空海寺本堂前,雕鑿於室町時代(1392~1573)後期。菩薩右手持錫杖,左手捧寶珠舉至胸前,跣足而立,像高133公分。削肩短頸,身著袈裟,身後之舟形背光刻有十王像,並以線刻雕飾圓形頭光,呈放射狀。衣紋線條稍微形式化,刻工較為生硬,予人近乎板雕的印象。 十王信仰約始於中國唐(618~907)末五代(907~960),據《十王經》記載,人死後於冥途要經十王殿受善惡的審判,依其生前之功過,決定來世的禍福。鎌倉(1185~1333)至室町時代十王信仰影響日本佛教的喪葬禮儀甚鉅,又因六道輪迴與地獄冥府思想結合,因而出現不少地獄圖像及地藏十王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