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四 卷 別:建築
頁 碼:4/4_1235
福勝寺塔
福勝寺塔
河南鄧州
 
福勝寺塔藻井
福勝寺塔藻井
 

福勝寺塔
fu sheng si ta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鄧州市福勝寺。一九八八年修葺時發現地宮,內藏金棺、銀槨、舍利瓶及玻璃葫蘆等珍貴文物。地宮南部磚砌須彌座上之石質須彌座束腰北面、東面刻《鄧州龍興寺大悲院地宮記》,依「大宋天聖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記」落款,可知建塔時間為北宋天聖十年(1032)。據《鄧州志》記載,塔初建時十三層,元代(1271~1368)兵燹,上部毀,明代(1368~1644)改修為七層。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塔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38.28公尺。塔身第一層最高,以上每層高度、寬度均勻遞減,收分明顯,外輪廓略呈拋物線形。塔身南面闢拱券門,塔心室頂部穹窿藻井由磚疊澀砌成。每層檐下施磚雕仿木結構斗栱,上承磚雕椽、飛並出平座。塔身每層內外壁面嵌各種雕磚,內容有佛、菩薩、天王、力士、羅漢、伎樂和各種花紋,共計二十五種。該塔巍峨高大,民間有「鄧州有個塔,離地一丈八」之說。
 該塔塔心室與地宮構築精巧,且具有明確紀年,對了解宋塔以及宋代(960~1279)磚結構具重要參考價值。塔體斗栱及各式磚雕,是研究宋代建築、雕刻藝術的重要實物。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