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五代後晉天福八年(943) 絹本設色 高123.5公分 寬84.3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
|
|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qian shou qian yan guan yin pu sa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圖下方中央發願文題記明確記載著繪製於五代後晉天福八年(943),天福八年是歸義軍節度使曹元深統治敦煌時期,此圖應屬於曹氏畫院之作。 圖中主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戴化佛寶冠,有三眼,主要的四十二隻手或結印,或持念珠、錫杖、法螺、金剛杵、火焰寶珠等諸法器,結跏趺坐於蓮座上。千手形成大圓背光,每隻手上均有一眼。 觀音兩側圍繞著眷屬。圖左、右上角繪四天王,左二天王榜題「南方毗樓博又(叉)天王」、「東方提頭賴叉(吒)天王」,右二天王榜題「北方大聖毗沙門天王」、「西方毗樓勒叉天王」,其中南方天王及西方天王的名字錯置。四天王中僅東方天王、西方天王手中持物,為罕例。 其餘由榜題可確認另有「大辯才天女」、「婆藪仙」、「火頭金剛」、「碧毒金剛」、「月藏菩薩」、「日藏菩薩」、「大神金剛」、「蜜(密)跡金剛」、「毗那耶歌」與「毗那也歌」等共十位眷屬。 圖下方中央榜題內書發願文,自右至左豎書十行,共二百二十字,內容記載此圖由官職為「節度押衙知副後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的馬千進為其亡母出資供養。榜題左邊身著白衣,執長柄香爐,坐於方形牀榻上的婦人即馬千進之母,身後一侍女捧物而立。婦人身前綠色榜題墨書「亡妣三界寺大乘頓悟優婆/姨阿張一心供養」。 發願文榜題右邊繪水月觀音,一腳盤起、一腳下踏坐於岩座上,左手托淨瓶,右手拈柳枝,帶白色大月輪為背光。綠色池水中長出紅蓮,觀音身後繪竹子、山石等。榜題墨書「水月觀音菩薩」名號,是最早有紀年的水月觀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