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590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外景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外景
山西大同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立面圖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立面圖
 

雲岡石窟曇曜五窟
yun gang shi ku tan yao wu ku

位於西區。編號第16~20窟,均為大像窟,是雲岡石窟中最早開鑿的五個洞窟。由北魏(386~534)僧人曇曜主持開鑿,故名。開鑿年代目前有北魏明元帝神瑞年間(414~415)、文成帝興安二年(453)、和平元年(460)等幾種說法。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曇曜於北魏和平元年接任沙門統職務,於武州塞(今山西雲岡)依山崖開窟五所,鐫建佛像。《魏書》的和平元年一說,是目前最為普遍接受的說法。
 按雲岡石窟的分期,曇曜五窟屬於雲岡第一期,約於和平年間(460~465)。工程自西端的第20窟開始,依次而東,第16窟最後完工。按照造像題材及布局,第18~20窟為一組,基本依曇曜開窟時的原定計畫完工,繼承了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廢佛以前的涼州(今甘肅武威)造像樣式。第16、17窟為第二組,未按原定計畫如期完工,工程延續到雲岡第二期乃至第三期,融入了不少後期的造像因素。
 曇曜五窟平面皆作馬蹄形,穹窿頂,坐北向南,門上開明窗。除第16窟為單尊立佛外,餘均雕刻三世佛。第20窟正壁主佛高13.7公尺,高大雄偉,與文獻記載的五窟造像「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大致符合。兩側原各有一佛,因外側岩壁崩塌,現僅存東側立佛,正壁坐佛也成為露天大佛。主尊結跏趺坐,施禪定印,面相豐腴。該窟造像是雲岡早期雕像的典型代表。
 第19窟為曇曜五窟中最大的一窟。正壁釋迦牟尼佛坐像,高16.8公尺,身著袒右袈裟,面相豐滿,深目高鼻,眉眼細長,大耳垂肩,右手於胸前施無畏印,左手提衣角。衣紋貼體淺刻作階梯形,是雲岡早期雕像的代表作之一。內壁整齊地雕滿千佛,在南壁上層另闢出一鋪高浮雕釋迦與羅●(目+侯)O羅會面的因緣故事。窟外東、西耳室造像可能完成於太和年間(477~499)。
 第18窟正壁釋迦牟尼佛像高15.5公尺,身著千佛袈裟,右手下垂,左手執衣角於胸前,形體偉岸,面容豐腴,刻劃細膩。東西二壁的立佛,分別高8.9與9.1公尺,著通肩式袈裟,右手上舉,左手下垂,略有殘損。三佛間壁面原浮雕脇侍菩薩和弟子,因風化,現僅保留部分頭像。窟門西側有「大茹茹可敦」造像題記,對了解當時的歷史有幫助。
 第17窟主尊為交腳彌勒菩薩,高15.6公尺。東、西壁各雕一大龕,東壁龕雕坐佛,西壁龕雕立佛,組成一窟三佛的格局,造像體量略小。窟內外有補刻佛龕多種,明窗東側存有太和十三年(489)題記,可為雲岡石窟的排年提供參考。
 第16窟主尊立佛高13.5公尺,頭髻作波浪紋,面像較清秀,袈裟為階梯式衣紋,呈現出漢化的傾向。佛像多處風化。東、西壁僅見風化較嚴重的千佛和圓拱形的龕像。
 按《魏書‧釋老志》記載的線索,曇曜開窟可能仿傚「皇帝即佛」的成例,為北魏太祖道武帝(386~409在位)以下五位皇帝各開一窟。多數學者認為曇曜五窟分別對應於道武帝、明元帝(409~423在位)、太武帝、景穆帝(即南安王,452在位)和文成帝(452~465在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宗教與皇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