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莊陸寺菩薩像 朝鮮太祖康獻王四年(1395) 高86公分 韓國慶尚北道盈德 |
|
|
莊陸寺菩薩像
zhuang lu si pu sa xiang
原位於韓國寧海龍頭山葦長寺,後寺毀,移至慶尚北道盈德郡莊陸寺。據此像腹中發現的發願文和改金墨書記,該像於朝鮮太祖康獻王四年(1395)由白●(王+晉)及寧海府官吏和府民施主們所造。此像於朝鮮(1392~1910)初期完成,造型反映高麗(918~1392)末期朝鮮初期造像的風格。一九八九年指定為韓國寶物第993號。 菩薩頭戴輕薄三角形狀金銅冠,上貼花紋銅板,雖與高麗末期流行之金銅冠相似,但更為簡化。寶冠與額頭間的頭髮如繩結般整齊排列,無髮髻,與高麗時期菩薩像不同。臉部豐腴,眼睛細長,鼻子高挺,整體較為沉著謐靜,與十四世紀上半葉菩薩像不同。上身前傾,相較於端坐的下身,肩膀較為厚實自然,下身略顯薄弱,但仍顯得寬廣展開。著天衣,胸前露出僧祇支。右手大拇指和中指相捻置於胸前,左手大拇指和中指相捻置於膝蓋上,呈中品中生印。 該像瓔珞和珠串裝飾,比十四世紀上半葉菩薩像更為複雜,因其受到高麗末至朝鮮初期菩薩像裝飾影響,故成為當時史記的基本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