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釋迦牟尼佛坐像 北齊武平元年(570) 金銅 高20.6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釋迦牟尼佛坐像
shi jia mou ni fo zuo xiang
佛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右手上舉,掌心向前,手指雖毀損,當為施無畏印;左手置膝上,掌心向斜前方,應為與願印。佛面相長圓,眉眼平和,嘴角含笑,素樸而溫和。著袒右僧祇支,外披袈裟,衣端掛於左手腕之上,衣褶寬平,質感厚重,袈裟和裙裾垂落座前,層層疊疊,波動起伏。衣緣加陰刻線條,具裝飾效果,是承接北魏(386~534)和東魏(534~550)六世紀上半葉以來的風格。 從側面觀察,頭形橢圓,身軀壯碩,結實如柱,量感十足。背部衣褶以陰刻弧線來表示,頂上螺髮飾以方格圖案,有簡化的傾向,具有北齊(550~577)造像的風格。其在體積與量感的表現,是北朝(386~581)到隋(581~618)唐(618~907)時期寫實風格發展的過渡。 該尊像與須彌座一體鑄成,佛背面開一方孔,並有一插榫。台座題記「武平元年(570)上曲陽縣□具□□父母造釋加(迦)像一區……」,說明此為釋迦牟尼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