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724
梵像圖第一段利貞皇帝禮佛
梵像圖第一段利貞皇帝禮佛

大理利貞年間(1172~1175)
張勝溫
紙本設色
高30.4公分 長72.2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高30.4公分 長1,490.7公分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第二段(局部)
 

梵像圖 張勝溫
fan xiang tu zhang sheng wen

全名「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該卷第一段有榜題「(為)利貞皇帝白●(白+票)信畫」,利貞(1172~1175)乃大理國王段智興(1172~1199在位)的第一個年號,本卷當繪於此時。據卷末盛德五年(1180)大理高僧妙光的題跋,知此畫卷為大理國畫師張勝溫所作。張勝溫畫史無傳,一說是雲南白族人,亦說可能有漢人血統,從畫卷「奉為皇帝白●(白+票)信畫」等榜題,知其為當時的佛畫名家。然因全卷的筆法不一,應不是張勝溫一人所作。
 全卷高30.4公分,長1,612公分,共分三段。第一段長72.2公分,繪大理國利貞皇帝段智興禮佛圖;第二段長1,490.7公分,為本卷的主體,繪一百餘位佛教人物,有諸佛、菩薩、羅漢、天王、護法等;第三段長49.1公分,畫十六國國王。全卷內容豐富,敷色塗金精整,繪製嚴謹,畫上多處附有榜題,為研究大理宗教及佛教圖像的重要資料。
 第一段皇帝禮佛圖中,利貞皇帝頭戴紅綾頭囊,身穿冕服,之後是身穿華服、頂戴綾頭囊的文官及身著虎皮、手持長兵器的武將,另有穿犀皮甲冑,赤足的兵士。皇帝的前方有一名峨冠帶刀的官員及一僧人引導皇帝、皇太子禮佛。此卷為南詔(752~902)、大理國(937~1253)官制與風俗提供了具體史料。
 第二段圖像內容豐富,顯密兼容,其中南無釋迦佛會、十六羅漢、禪宗祖師像、彌勒三會、藥師琉璃光佛會及南無尋聲救苦觀世音等,屬於顯教體系。大悲觀世音、十一面觀音、祕密五普賢、摩利支佛母等,屬於密教體系。另外,梵僧觀世音、易長觀世音及金鉢迦羅等,則屬於南詔、大理國特殊的地方性佛教圖像。
 第三段十六國國王,繪南亞、東南亞、中原及雲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國王、官員及部落首領等形象。
 因南詔、大理地處中原、吐蕃和東南亞之間,故本卷繪畫風格多樣,如彌勒三會、藥師琉璃光佛會等的構圖,採取了唐(618~907)宋(960~1279)變相的布局方式;人物造型時而轉折有力,時而均勻含蓄,線條也都與唐宋釋道畫相類;山水更仿擬中國山水畫的技法,或以鉤斫皴擦,或以青綠設色。另有部分圖像與西藏佛畫的人物相似,如釋迦牟尼佛會的主尊南無踰城世尊佛等。另外如真身觀世音,其體態又和東南亞的菩薩像近似。
 據清乾隆皇帝(1735~1796在位)於畫卷上題識稱:「……知此圖在明洪武間(1368~1398),初本長卷,僧德泰藏之天界寺中。至正統(1436~1449)時,經水漸漬,乃裝成冊,不知何時,復還卷軸舊觀。」然依卷中人物法相的構圖區分和卷後題跋的行距及卷後明代(1368~1644)題跋,知本卷最初應為經摺裝,後改裱為長卷。另題識中又稱「既已裝池屢易,其錯簡固宜」,說明該卷幾經改裝,畫面次序倒置及脫漏,乾隆皇帝曾命丁觀鵬以該卷為本,另繪有法界源流圖與蠻王禮佛圖二卷。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清高宗, 張勝溫, 法界源流圖 丁觀鵬, 丁觀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