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 卷 別:總論
頁 碼:1/1_18
 

建築卷總論

總論‧世界佛寺建築藝術概述
 崔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博士
 緒論
 任何一個崇佛的國度,其佛教建築在等級上雖然不及宮殿建築,但在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上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數量、規模和材料可與宮殿建築媲美,而且綜合了多種造型藝術手段,較之宮殿建築具有更加廣泛、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更加珍貴的審美價值。歷代帝王之所以崇佛禮佛並舉國家之力大興佛教建築,原因就在於佛教與政治從來密不可分。佛教的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理論以及救苦救難、普度眾生、利他才能利己的教化,融合了古代哲學智慧,不僅讓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形成廣泛的社會基礎,而且對於處在統治地位的帝王和士大夫安定社會秩序、維護政治利益也極為有利。建築是文化的載體,在漫長歷史歲月裡,隨著佛教文化的弘揚與傳布,佛教建築藝術異彩紛呈,彪炳千秋。
 世界各國的佛教建築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別,但像中國佛教建築一樣將信仰寓於佛寺、佛塔、經幢、石窟等建築形制,藉助多種藝術形式表達宗教感情的文化特徵是共性的。
 佛寺作為僧侶供奉佛像、舍利進行宗教活動和日常居住的處所,是佛教文化的載體和傳媒。印度佛寺的形制是以四方式宮塔供奉佛骨和遺物的舍利塔為中心,四周建房舍,且均係磚石結構。佛寺傳到中國後受到營造法式和禮制規範的影響,宮塔式逐漸被樓閣式所取代並演化成以供奉佛像的殿宇為中心,同時結合中國木構建築的特殊性,出現了廊院佛寺,形成殿塔樓閣族群多元化,佛教文化完全適應了中國僧侶和禮佛者的心理需要。
 印度式佛塔稱為窣堵波,由台座、覆鉢、寶匣、相輪構成。窣堵波演化為中國的佛塔不僅表現在形式演變,而且反映在內容的延伸。中國佛塔一改印度佛塔形制成為樓閣式、密檐式、亭閣式、金剛塔、喇嘛塔、花塔、燃燈塔、祖師塔、雙塔、三塔、塔林等,並將窣堵波演化改作塔剎置於塔頂之上,使中國的佛塔既有宗教功能,又有觀賞視覺功能。按照結構和材質劃分,中國佛塔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銅塔、琉璃塔等。塔的平面也由印度原有的四角形發展為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十六角形等多種形式佛塔,可謂千姿百態。
 佛教建築藝術像其他藝術門類一樣,除外在的造型與建構之外,均孕育著審美價值。
 佛教建築藝術形象地展示了佛教的文化內涵和發展歷史。佛教教義貫穿的信仰屬於抽象意識,佛教建築藝術將這種抽象意識具象化,通過對苦海無邊的現實人生和觀念中的極樂世界以及佛界眾生相的描繪,把佛的悲願智慧、佛法的真理和佛教經論形象地展示出來,引導禮佛者在感受佛教內容的漸進過程中領悟佛教的真諦。在佛教建構的宇宙世界裡,佛和菩薩、羅漢、諸天神組成一個龐大的造像陣容,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普度眾生的弘願和降魔賜福也都藉助佛寺建築空間的組合與烘托得到充分展示。如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的寺群分別供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正是體現了大乘佛教「智」、「行」、「悲」、「願」的理想。佛教建築如同一座座生動形象的藝術寶庫,為研究文化審美意識提供參考。
 佛教建築大都坐落在廓大的高台上,由梁架、立柱承重,寬厚牆體圍合,牆呈收分之勢,開間主次分明,外觀形象嚴謹對稱、端莊典雅。立柱與梁枋之間以斗栱承托,層層疊疊,其上冠以飛檐翹角的琉璃瓦大屋頂,整座建築雄偉壯麗、氣勢輝煌。這些佛教建築不僅擁有大量的殿、堂、樓、閣、廊、廡等建築類型,而且屋頂造型也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卷棚等多種樣式。當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以前地面上的絕大部分古代建築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化為煙塵的時候,唯有佛教建築至今還保存著魏晉南北朝(220~589)以來的遺構,可資研究建築美學。
 從美學的角度審視佛教建築,欣賞到的不單純是其個體外觀形象,而且還包括內部空間和建築群體構成的外部空間形象以及由這些空間藝術形象所表現的文化意味。無論是佛寺、佛塔,還是經幢、石窟,儘管它們的外觀形象各自有鮮明的性格特徵和耐人尋味的韻律,但是卻一律採用中軸對稱的均衡造型,同時巧妙地運用適當的比例關係和強烈的對比手法,使得整個建築形體典雅莊重、和諧統一,形成特定的視覺美感。佛教建築單體內部空間和建築群體構成的外部空間形象的美學特徵,是運用連續空間分隔組合的藝術手法,在空間序列展開中創造曲折變化以形成跌宕起伏的優美韻律。佛教建築藝術追求的不僅僅是建築形式的美,而是形神兼備,並以直觀的形式顯示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水準,藉以達到傳神與傳心的藝術效果。這正是佛教建築藝術的審美意義之所在。佛教建築藝術的職能就是運用人們所能普遍接受到的空間造型感之以美,動之以情,最終引導人們進入信仰境界。
 一、中國佛教建築藝術概述
 (一)北方佛教建築藝術
 1.北方佛教建築的主要形制
 佛教自東漢(25~220)初傳中國,廣泛流布在長江以北地區,尤以黃河流域為集中。印度佛教嬗變為中國佛教,由形成而至鼎盛,賴於長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重心的北方所特有的皇權推動力和深厚歷史文化的積澱。因此,在佛教發展的漸進過程中,北方佛教建築最早接收中國古代建築思想及其營造法式,為確立完整的佛教建築形制布局與中國化演變奠定了文化基礎。
 (1)北方佛教建築的主要形制
 早期北方佛教建築形制因循了古代印度式樣,基本特徵是磚石結構的宮塔式,傳至中國的北方以後,同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方式、以殿堂樓閣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古代建築遇合,開始逐步適應中國的社會心理,吸收中國本土的技術與文化,無可逆轉地發生了中國化的嬗變。
 宮塔式佛寺是以象徵「天宮千佛」的巨型「宮塔」為主體,塔後建佛堂,周圍是僧舍的佛教寺院形制。這種形制所體現的佛寺功能旨在強調突出「宮塔」的宗教意義,按此制度構築的寶塔每層外壁布滿佛龕,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稱之為「佛圖」或「浮屠」,象徵「天宮千佛」,故稱「宮塔」。宮塔建築的典型特徵是以磚石砌築,基座平面為四方式,塔身斷面有方形與圓形兩種,塔體自下而上收分,塔層成單,層龕與柱龕內供奉佛像。
 樓閣式佛寺是中國化佛寺的早期形制。這種形制藉助於中國古代建築固有的樓閣藝術造型,將磚石宮塔演變為木構方式的重樓,並以寶剎作頂,使其既有樓的外觀,又有塔的特徵,是謂「樓塔」。樓塔與宮塔的主要區別在於將遍布塔外壁的千層佛龕改為內置佛像,堂閣環樓而設,從而使原來繞塔瞻禮變為供佛禮拜。由於樓塔式佛寺符合中國的特點,因此一開始就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自三國(220~280)兩晉(265~420)南北朝(386~589)時就已從北到南在各地相繼興建起來。
 在中國,隨著佛教信仰形式的變化,殿堂變得越來越神聖,於是廊院式佛寺形制應運而生。由於佛教多元化與世俗化帶來了佛教功能的多樣化,同時對釋迦牟尼佛的信仰也演化為對諸佛、菩薩、護法的信仰,故而更加需要通過多種佛教建築進行禮拜活動和佛教傳布活動,使得單一的樓塔式佛寺形制終於被多元的廊院式佛寺形制所取代。廊院式佛寺巧妙地調動各種藝術要素組合建築群體和空間序列,不僅能夠滿足佛教功能多樣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創造出奇妙的藝術景觀,較之樓塔式佛寺形制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廊院式佛寺無論單院式,還是多院式,均以大殿為主體建築,周圍依次建殿、堂、樓、閣等配殿建築,大大豐富了佛教文化與建築。
 (2)北方佛教寺院的布局
 北方佛教寺院的建築布局與其形制的演化息息相關。在宮塔式、樓塔式向廊院式漸進的過程中,以塔為中心的布局也隨之朝著以殿為中心的布局發展,並日臻成熟,直到形成「伽藍七堂」的穩定形式。佛寺以塔為中心緣起於佛塔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意義,因為佛塔之所在,就是佛陀教化的所在,也是正法常住的體現,更表達了佛弟子對佛陀的崇仰和懷念。故《長阿含經》稱:「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
 在佛塔一元獨尊的地位消失後,以殿為中心的佛寺布局開始出現。佛教建築形制從宮塔式到樓塔式的變化,意味著造像奉祀的形式逐漸取代瞻禮象徵性的建築形式,供佛禮拜的宗教儀式開始由建築的外部空間轉向內部空間。由於佛教影響迅速擴大,崇佛禮佛者與日俱增,樓塔內部狹小的空間難以適應規模越來越多的佛事活動需要,注定將寺院的中心地位讓位於有寬闊室內空間的殿堂。選擇殿堂作為佛寺中心還在於殿堂的政治屬性,殿堂象徵著至尊至貴與神聖威嚴,在中國古代建築體系中擁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禮佛誦經即是享有國禮的殊榮。
 佛教建築中國化以後,雖然在建築細部仍然保留了許多古印度式樣的痕跡與特徵,但在整體上已經滲透了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和審美觀念。以殿為中心的佛寺是一組或多組布局嚴謹的建築群,強調寺院的縱軸線;即中軸線明確,沿中軸線設置重重庭院與建築,大殿居中而立,左右對稱布置配殿。佛寺無論大小、規格無論高低,均照此形式建造,即便是比較複雜的多院式佛寺也均以殿為中心或橫向擴展,或縱向延伸。以殿為中心的佛寺布局形式由簡單而複雜並不斷發展完善,既緊湊嚴謹,又靈活多變,進一步豐富了佛教建築的藝術表現力。
 (3)北方佛教寺院造型的兩種基本形式
 縱觀佛教建築形制,北方佛教寺院造型主要有官署式佛寺和民居式佛寺兩種基本形式。
 官署式佛寺是北方佛教寺院造型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在官署式佛寺中所有的宗教建築都被賦予了社會屬性,劃定了不同的等級,並仿照宮殿和官府建築的樣式與排列,尊卑有序,各司其位。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相互從屬關係十分明確,供奉殿堂所有的規模、體量、尺度、建築形式,甚至台基的高度、屋頂的式樣、天花藻井等局部構件、彩畫、雕飾也都主次分明;從某種意義上說,官署式佛寺成為官署建築形制的縮影與翻版。官署式佛寺在各地都能見到,它們除了保持以殿為中心的中軸對稱布局和單體建築造型沉穩肅穆的基本形式外,卻又能因地制宜而各有細微的局部變化。
 民居式佛寺是北方寺院造型的民間形式。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早已深入社會下層,影響著平民百姓,於是或消災祛病,或憩隱山林,或皈依寄終,出於各種心理需要和精神希冀拜佛。中國古代以宅舍為寺的社會現象相當普遍,民間造寺興盛於晚唐時期(846~907),此後蔚然成風。民居式佛寺雖然也恪守以殿為中心的建築布局格式,採取方形平面和中軸對稱,力求構成均衡穩定、和諧統一的建築組群,但是支配這種思惟定勢的主要不是尊崇君臣僚屬的等級觀念,而是崇尚天人合一與致中和的生存哲學觀念,以及對稱、穩定的審美心理。這種佛寺的院落布局非常緊湊,基本上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組成,一字排開建在中軸線上,大雄寶殿居中,左右兩廂為配殿、禪房、僧舍,建築風格雄渾古樸,沒有官署式佛寺那般雄偉和華貴。大殿規格多為三開間或五開間,台基構件也十分簡約。其他的建築形制猶如民居。
 (4)北方佛教建築立寺擇址的理念與境界
 佛教寺院是佛國精神的象徵和淨土的縮影,因此對環境要求與宗教淨化意識直接相關,既要利於出家人修行,又要利於傳布佛教。佛教寺院多半選擇在清曠絕塵處立寺,禮佛者到此進香拜佛,更容易感悟生命的真諦和佛的神聖。「梵境幽玄,義歸清曠,伽藍淨土,理絕囂塵」,成為佛教寺院立寺擇址的定律,因而名山大川風景秀麗卻交通不便,人跡罕至卻絕塵清曠,倒成為佛教建築立寺擇址的理想場所,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因之成為中國四大佛教聖地。可見山不在名而在靈,立寺擇址的關鍵是體現佛教理念,尋覓清幽的環境。
 貫穿於宗教建築活動中,宗教理念對於形成宗教的建築形態特徵有著決定性作用。佛教寺院立寺擇址思想突出地體現在宗教理念和境界創造中融入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認為天地與人有著同樣的結構,天人互為感應,互為依存,因而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環境也即修行禪境。在佛教建築活動中,提倡天然造化美與人工意匠美的融合,藉助天然造化之美構築佛寺意境,從而使抽象化的宗教理念在形象化的意境創造中得到生動體現。因此佛教建築崇尚自然,通過向平面展開的建築序列,以對稱、協調、錯落有致的建築群體氣勢求得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絕對沒有西方宗教建築直插蒼穹而傲然物外的秉性。
 2.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配置與建築造型
 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配置造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基本上保留了各個歷史時期的傳統佛教寺院建築風貌。北方佛教建築在漢代(206 BCE~220)開始出現,此後完全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傳統技術和藝術,為適應傳布佛教文化不同功能的需要,按照中國古代建築的營造法式,不斷創新發展,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和獨特的韻味展現在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殿堂。
 (1)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建築配置
 北方佛教寺院裡的殿堂樓舍以殿最為尊貴。殿是供奉佛菩薩及護法、瞻仰禮拜、誦經祈願的處所;堂和樓舍是僧尼修行說法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殿堂因供奉的佛菩薩不同分為大雄寶殿、釋迦殿、七佛殿、三聖殿、無量壽佛殿、藥師殿、彌勒殿、毗盧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伽藍殿等;因用途的不同又分為舍利殿、藏經閣、轉輪藏殿、戒台殿、洗心殿、禪堂、法堂(又稱講堂)、齋堂等。自從「伽藍七堂」成為佛教寺院建築的規範之後,山門、佛殿、法堂、方丈、齋堂、浴室、東司(廁所)等建構被列為必不可少的形制。
 在以殿為中心的佛寺布局中,殿堂樓舍有前殿、正殿、後殿、配殿之分。前殿包括山門、天王殿、鐘樓與鼓樓一組建築;正殿由建在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樓)等建築組成;後殿由三佛殿或毗盧殿等建築組成;配殿則是指位於中軸線兩側的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等殿堂。由於佛教宗派供奉的佛和菩薩不盡相同,因此各個寺院在前殿、正殿、後殿、配殿的種類配置上也是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作為一種殿堂組合的定式始終設在佛寺的中軸線上。軸不僅在中國古代世俗觀念中被認為是宇宙萬物的主宰,起著穩定宇宙秩序的重要作用,而且也被佛教認為是生命無休止輪迴的極軸,連接著融融樂土和冥冥地獄。東西配殿則依中軸線在位置、體量、裝飾、排列上保持均衡對稱。通常東配殿為伽藍殿,西配殿為祖師殿。
 位於佛寺中軸線始端的大門是山門。山門一般呈現三門並立的形式,表詮佛教的三種解脫門,分別稱作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山門因常建成殿堂式又稱山門殿。山門的規模不大但很重要,因為它是劃分佛國與凡塵的界限,又是從凡塵通往佛國的過渡。
 山門後面的天王殿通常規模也不大,殿堂內空間布置緊湊,前後門相對,迎門處供奉彌勒佛,彌勒佛背後供奉護法韋馱。彌勒佛與韋馱塑像兩側分列四天王像,這是佛教的四個重要的護法。在建築功能上,天王殿屬於過殿,承接著從山門到大雄寶殿的空間過渡變化,進一步加強著佛國聖境的宗教氣氛,引導著禮佛香客的情緒和精神昇華。天王殿、山門、鐘樓與鼓樓圍合成一進院,鐘樓與鼓樓置於高台上,在晨鐘暮鼓中營造了新生接待的氛圍。
 佛教寺院內緊連天王殿的第二重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所謂「大雄」,是對釋迦牟尼佛的尊稱,寓意佛祖超人的大智力,因此供奉「大雄」釋迦牟尼的殿也就被尊稱為「寶殿」,民間俗稱「大殿」。大雄寶殿與天王殿、東西配殿圍合成二進院,殿前正中設大香鼎,兩旁各有石幢一座。大殿四周常立有功德碑。東配殿多為伽藍殿,供奉波斯匿王、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三尊像;西配殿一般為祖師殿,供奉該寺開山祖師。
 寺院建築中的法堂相當於講堂,而「講」通於「講教」,為別於他宗,且示其教外別傳之宗旨,故於禪宗特稱為法堂。在佛寺中法堂是僅次於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築,因此設置在寺院的中軸線上,排列在大殿之後。依據《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四等所載,中國自古除佛殿外,亦建有法堂。
 佛寺中軸線最後一進是珍藏佛經的藏經閣(樓),其建築形式通常分為兩層,下層供千佛,象徵眾佛集結誦經,上層沿壁立櫃櫥安置藏經。另有一種是安置轉輪藏的殿閣,稱為轉輪藏殿,殿閣常為三層高,地下設一個可移動的大轉軸,軸上安置龕,龕內安置抽屜儲藏佛經。
 (2)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建築造型
 中國古代建築因等級制度限制而有大式與小式之分,北方佛教寺院中的殿堂樓舍和宮殿、陵墓、城樓、官署等高級建築一樣,同屬於大式建築,其單體形態的三維空間由橫向(面闊)、縱向(進深)、豎向(高度)構成。其中面闊開間通常取三、五、七、九奇數;進深以三、四、五檁架較為常見,最多不過七架。建築立面自上而下分為屋頂、屋身、台基三層。台基樸實沉穩,屋身端莊規整,屋頂出檐伸展自如,整座建築造型展示一種雄渾穩健、氣勢恢弘的藝術形象,以其深厚的歷史積澱和純熟的建築技法創造了特有的風範。
 殿堂是北方佛教寺院裡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造型,其中的台基象徵佛國聖境中心最高的須彌山,分須彌座和普通台基兩大等次。有些大殿的殿身為了取得壯大氣勢的藝術效果,常常在台基的基座部分特意增加月台。北方佛教寺院在殿堂的台基上,一般都設置石欄,並非安全防護需要,而是增強表現力。
 殿堂屋身的顯著特點是由柱列、梁枋、斗栱等大木作構件組成建築的承重結構,而以山牆、檐牆、欄牆與廊牆作為圍護,外檐裝修主要是門窗格扇。殿堂的面闊、進深和出廊形式取決於柱列和梁枋的組合。在佛寺殿堂中,屋身立面的開間通常是位於正中的明間最寬,其餘各間相等。佛寺殿堂屋身正立面樣式也不拘一格,除明間為木板門或閘隔扇之外,兩側各間或為實體牆,或為門格扇,或為窗格扇與欄牆,或梢間為實體牆、次間為門窗格扇。
 殿堂的屋頂造型在佛寺建築中最富於表現力與感染力,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特徵。屋面凹曲,造型多變,出檐深遠,翼角騰飛,塑造了動勢極強的藝術形象。北方佛教建築的屋頂基本形式有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五種。在使用功能上,屋頂原本通過陡峭凹曲的屋面和深遠反宇的出檐起到排泄雨水、改善日照通風、保護屋身木構的作用,但是為了表現屋頂審美的創意,常通過屋脊和屋面的靈活變化以及單檐、重檐、三重檐多重組合,帶來屋頂形體乃至整座殿宇造型的無窮變幻,構成了優美豐富的藝術造型,而且擴大了屋身與屋頂的體量,增添了屋頂的高度和層次,增強了建築的宏偉感、莊嚴感。其中的廡殿式為四坡屋頂,尺度宏大,形態穩定,輪廓完整,翼角起翹,舒張高揚,表現出宏偉的氣勢、嚴肅的神情、強勁的力度,具有突出的雄壯之美,故而在佛寺中用於品位最高的大雄寶殿等建築,意在表現佛的神聖偉大和法力無邊,從而激起禮佛者崇尚仰慕之情。歇山式屋頂呈「廈兩頭」的四面坡,形態構成複雜,翼角舒展,輪廓豐美,屋脊構件多,裝飾豐富,既有宏大、豪邁的氣勢,又有華麗、多姿的韻味,壯麗之美兼而有之,在由嚴格的均衡對稱構圖創造的靜態美中巧妙地透出動態的美感,達到了和諧統一。這種形式的屋頂雖然等級品位次於廡殿式,但是卻營造出瓊樓玉閣的意境,其形式意味更適合對佛國理想境界的追求。
 佛教寺院的樓閣式由殿堂建築演進而成,因為在重檐的基礎上建置重樓,或者在單檐之上建構重檐式的重樓,所以建築造型有了更大的靈活性,變得更加挺拔軒昂、華美瑰麗。多種多樣的樓閣點綴在寺院空間中,大大豐富了佛寺建築組群輪廓,更增強了空間感染力。
 (3)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建築裝飾
 北方佛教寺院中殿堂樓舍的建築裝飾呈現著多樣性風致。主要表現在裝飾性很強的輕靈通透的小木作裝修和琳瑯滿目的屋頂修飾,通過外檐、內檐與天花藻井裝修的櫺格、線條、紋樣、雕飾、色彩、材質、飾件和屋脊獸吻等豐富建築的外觀形象與室內空間。精緻的裝飾與大片的屋面、厚重的牆體、規則的列柱、平實的台基之間形成虛實、剛柔、輕重、粗細等構圖對比,使得佛教寺院的殿堂樓舍處處透著靈氣,增添了空間流變的意趣和佛教文化底蘊。
 宋(960~1279)遼(907~1125)之前佛寺的殿堂樓舍列柱和斗栱一般用材粗獷碩大,不加修飾,以其樸實無華的自然形體與材質表現雄渾、疏朗的結構活力。外檐門窗也多用實木門板或者直櫺式、柳條式門格扇和窗格扇。此後列柱和斗栱逐漸趨於華麗,特別是斗栱漸漸由承重構件變為裝飾構件,明清建造的佛寺更是極盡華麗之美,突出表現在殿堂樓閣的外檐翼角斗栱層疊多變,重彩描繪。門窗格扇的格心也都由直櫺、柳條、方格、斜格向著繁瑣雕鏤發展。北方殿堂樓舍室內空間為了取得高爽、深幽神秘的氣氛,通常採用徹上露明的做法,將內部的梁、枋、檁、椽等構件暴露在外面而不做頂棚,使室內空間顯得高敞。這種裝飾手法在宋代之前頗為流行,以後建造的殿堂樓閣在室內空間處理上大量採用天花藻井,以調整空間高度,區別主次。
 殿堂樓閣屋脊裝飾在佛教寺院的建築裝飾中不可或缺。正脊與垂脊上的琉璃色彩和鴟尾瓦獸、山花懸魚等飾物的數量、大小、式樣無不表現著諸佛菩薩的主從次序、佛教寺院的規格、佛教建築的品位和文化情感的象徵。鴟尾又稱鴟吻、龍吻,一般均置於佛寺主要建築的正脊和垂脊,以其生動流暢的形象將殿堂樓閣裝點得格外富麗堂皇。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均按照奇數設置,栩栩如生的造型為佛教寺院這片聖地平添了許多生機。僧舍及輔助建築裝飾則簡單。
 中國佛教建築裝飾緣於弘傳佛教和護衛佛法,其藝術構思賴於裝飾的題材與手法。雕塑、壁畫、彩繪等造像藝術是常見的形式。造像是傳布佛教文化的基本方式,彌漫於殿堂內的造像渲染佛國世界神秘意蘊,禮佛者置身於其中,自然會受到佛教文化的感染。北方佛教寺院建築裝飾中的造像題材有三:一是描繪佛教故事;二是闡釋佛教義理;三是反映社會生活。
 雕塑是表現佛教文化的主要造像藝術,它與佛教建築相互依存,渾然一體,共同承擔著弘傳佛教的功能。佛寺中常見的雕塑有石雕、磚雕、木雕、銅雕、泥塑等,裝飾手法有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彩雕等等。佛與菩薩的形象分為坐、立、臥三種姿勢,並以不同的手勢表現出不同的神態。羅漢形象頗似現實生活中的僧人率性而出,護法諸神大多立像造型,形象顯得勇武威猛。在北方佛寺殿堂樓閣的檐廊柱礎和雀替、掛落上隨處可見蓮花、獅子、象、寶珠、金剛杵、佛教八寶物和世俗民風的雕刻,富形象美感。
 壁畫的裝飾效果同樣在於營造「佛國淨土」的意蘊,所不同的是壁畫藉助殿堂樓閣的內壁著墨潤色,以鳥瞰或散點透視法把每座殿宇裝飾得堂堂有畫,滿壁生輝。壁畫較之雕塑能夠給人以更加豐富的空間想像和意蘊感受。北方佛寺壁畫的主要內容有佛和菩薩的尊像畫、佛本生與佛本行故事、各種經變畫、傳統神話、中國佛教史跡畫和裝飾圖案、世俗社會生活等。表現形式基本上是採用凹凸暈染和豐富多變、動感極強的墨線勾描技法,達到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藝術效果,使其內在的生命力活靈活現,並與殿堂有限空間內的佛像雕塑相互輝映、烘托,造成禮佛者對於佛國極樂世界的聯想,產生對諸佛菩薩頂禮膜拜之情。
 此外,以匾額、楹聯、詩文、碑刻等藝術形式裝飾寺院殿堂樓閣,是中國佛教建築有別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宗教建築藝術的獨到之處。匾額、楹聯、詩文分別懸掛於殿堂的外檐、立柱等處,不僅對於弘揚佛教文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增添了宗教意識與文化品味。
 3.北方佛塔、燃燈塔與經幢建築藝術
 佛塔、燃燈塔、經幢在中國是一類形態獨特的佛教建築,它們的主要特徵是以豎向軸線為基準進行均衡對稱的立體構成,其挺拔崇高之美同佛寺殿堂樓舍端莊舒展之美形成鮮明的對照。佛塔、燃燈塔及經幢原本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古代建築,東漢之前中國沒有塔的建築造型,只是隨著佛教傳入舍利塔才在中國廣為建造,而且獨自構成完整的體系。燃燈塔由舍利塔演進而成,經幢如同舍利塔一樣,它們同屬宗教寓意極強的建築,以高雅的藝術格調烘托佛寺殿宇的神聖。
 (1)佛塔的起源、構成及種類
 塔起源於印度。塔的稱謂來自於梵語和巴利語音譯的窣堵波、塔樓、兜婆、偷婆、浮屠、佛圖等名稱。古代印度造塔用於供奉佛骨、佛牙、舍利等遺物,故又稱舍利寶塔。由於舍利數量有限,於是出現他物替代舍利的做法。最初的印度塔造型如覆鉢,塔剎層層收分遞進,向神秘蒼穹延伸,寓意佛陀崇高偉大,為天地至尊至上。於是舍利寶塔作為純粹意義上的宗教象徵受世代僧尼和崇佛者所頂禮膜拜,形成佛教最重要的建築,位居佛寺的中心,統領全寺建築群。當佛教東傳時,塔也隨之傳入中國,在中國古代建築高層樓閣的影響下,不僅保留了珍藏舍利、供奉佛像和佛經的宗教功能,而且還增加了登臨遠眺的文化功能。塔的造型也由原來的石柱式演進為高聳挺拔的建築形體,從而取代了古老的覆鉢塔。古印度的佛塔稱窣堵波,由台基、覆鉢、寶匣(平頭)、相輪四部分構成,形體極為古樸。中國的佛塔則由塔基、塔身、塔剎三個基本部分構成,而且在台基以下增加了珍藏舍利以及隨葬品的地宮,是墓室的縮影。窣堵波的台基在中國佛塔中發展為塔基和塔身。塔基是塔的基礎,分為台基和基座兩部分,表示對佛的尊崇,基座多為須彌座,以寓示穩固與神聖,同時增添了塔的壯美風姿。塔身是佛塔的主體,塔身的形式構造因建築材料差異而各有不同,常見的有木構、磚構、磚木混合、磚石混合等式樣;而且塔身尚有實心與空心之別。塔剎也如塔一樣分為剎座、剎身、剎頂,形式多樣,藝術精美。塔剎作為佛教精神崇拜的象徵,其四周用金屬相輪框匝,尖頂置寶瓶。中國化的佛塔形象豐富,具有多種功能的文化價值,除登臨遠眺之塔,尚有燈塔、風水塔、文筆塔、文昌塔等不同的文化功能的塔。
 中國佛塔的風格獨特,種類繁多,至今保存完好的佛塔尚有數千多座,大多建於唐、宋、遼、金(1115~1234)、元(1271~1368)等不同的歷史時期。塔的分類有多種方法:按照平面式樣分為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邊形、圓形等;按照豎向層次分為單層、三層、五層、七層、九層、十一層、十三層等多層塔;按照組合形式分為孤塔、排列有序的雙塔、三塔、塔林等;按照空間造型分為樓閣式、密檐式、亭閣式、喇嘛式、金剛寶座式、花塔、過街塔、傣式塔、九頂塔等;按照材料分為木塔、磚塔、石塔(華塔)、銅塔、鐵塔、琉璃塔、陶塔、金銀塔等;按照佛教意義分為珍藏舍利佛寶的佛塔與高僧的墓塔;按照佛教流派分為漢式、藏式、南式(巴利)等。
 (2)佛塔空間造型的景觀特徵
 樓閣式塔是中國最重要的古塔形式,具有中國古代建築營造方法的顯著特徵,各層層高較大,均設門、窗、柱、枋、斗栱,塔檐挑起,反翹如飛,呈現向上挺舉飛升之態勢,以舒展輕快的韻律表達了佛教所追求的崇高境界。樓閣式塔一般塔內中空,設有樓梯、樓板以供登臨眺覽。北方的樓閣式以剛健著稱,形象巍峨挺拔,展示了粗放豪邁的空間景觀藝術效果。
 密檐式塔第一層塔身通常格外高大,且在外壁多雕刻佛龕、佛像、門窗、柱枋、斗栱,其他各層層高漸小,塔身上下形成強烈的對比。密檐式塔大多是實心建築,沒有仿木構件,塔檐出挑短,不能登臨眺望,但形態輪廓圓潤、剛中帶柔、簡潔古樸。
 亭閣式塔是印度窣堵波與中國古代建築相結合的一種建築造型,其空間景觀特徵表現為單層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的亭閣,下建台基,頂冠塔剎。這種塔常常用作高僧墓塔,造型簡潔、古樸莊嚴。唐宋之後,亭閣式塔向喇嘛塔和花塔發展而演化為另外的類型。
 金剛寶座塔屬於佛教密宗佛塔,以五方佛為主要內容,象徵須彌山。金剛寶座塔藉助了中國高台建築的特點,並吸收了密檐式塔的建造方法,以磚石砌築而成。金剛寶塔的空間景觀特徵是下為高大的金剛寶座方台,上立五座密檐式佛塔,加高了金剛寶座。五塔分別代表金剛界五佛:中為大日如來,東為阿●(門+三人)佛,南為寶生佛,西為阿彌陀佛,北為不空成就佛。五佛的寶座分別是獅、象、馬、孔雀、迦樓羅(金翅鳥),作為識別五方佛的標誌。
 花塔的空間景觀特徵是在塔的上半部裝飾有巨大的蓮花瓣,或是密布佛龕、獅子、象、蛙等動物形象,整座佛塔形如一束巨大的花,因此被稱為花塔。花塔是從亭閣式塔與樓閣式塔中嬗變而來的,下層塔身一般比較大,通常雕刻有門窗、柱枋、佛像、菩薩、斗栱、塔檐。
 (3)燃燈塔與經幢的建築造型藝術
 燃燈塔和經幢是從舍利塔演變而來塔的形式。燃燈塔從南北朝開始興起,最初為中國佛教寺院中的一種裝飾性構件,置於佛寺廣庭之中,藉以夜間點燃燈火照明,同時寓意佛法如明燈那樣照亮世間的一切冥暗,表達佛法永存,於是燃燈塔便又有長明台之稱。燃燈塔多取仿木石燈狀,由基座、燈室、寶頂三部分組成,塔的尺度與人體尺度相宜,塔高一般僅有數公尺。燃燈塔在中國遺存的實物已經極少見,但其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獨特形象實屬瑰寶。
 經幢是密宗興起後在佛教建築中增加的一種新類型,屬於祈福的佛教供物,通常以供奉彌勒佛為主的佛寺僅在殿前建經幢一座,供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寺院以兩座經幢或四座經幢位於殿前。經幢流行之初是在細長的木製經幢身上刻寫經文,後改為石製。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佛教中國化終於使原本以刻經為主的經幢逐步演化成以雕飾為主的裝飾性和觀賞性很強的佛教建築,經文在經幢上所占的位置卻變得很小。經幢建築造型後來不但逐漸採用凹凸的檐蓋與托座,並在其上精雕細刻許多佛教裝飾,經五代(907~960)至宋代,經幢發展到頂峰階段。
 (二)南方佛教建築藝術
 1.南方佛教勝地環境意境
 縱觀中國佛教建築的歷程,以東漢初年洛陽白馬寺為中國佛寺之伊始,到魏晉南北朝已是鼎盛時期。其時國家分裂,佛教也分為南北兩個地區。洛陽、長安(今陝西西安)、敦煌、大同等為北方地區佛教中心。南方地區佛寺以三國孫吳(222~280)所建建業(今南京)建初寺為端點,之後的佛寺興建遍及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地。漢族地區的佛教建築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均一脈相承,但由於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和地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南、北方佛教勝地和佛寺建築在環境意境、布局方法、建築形制、裝飾格調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特徵,呈現地域性建築文化特性。
 佛寺的興建多選擇山林勝地,取其寂靜秀美的自然環境,追求虛靈、出世的意境,以便清靜潛修,誦經事佛。南方多青山秀水而少廣闊的平原,寺廟庵堂更是建於山林風景絕佳處。東晉(317~420)以來,南方經濟活躍,佛教文化相應發展,許多高僧南來選擇名山創建佛寺,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就出於此意;四大佛教名山的出現即便是這種思想的結果。這四大名山各居風景絕佳的山林勝地,除供奉文殊菩薩的五台山佛教勝地在北方,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均在景色秀麗的江南。佛教建築極其成功地規畫布局與建造,使秀美的山川更加秀麗,為端莊典雅的佛教建築鋪展了賴以存在的環境背景,二者相得益彰,從而創造出佛國世界。
 (1)供奉觀音菩薩的普陀山佛教勝地
 普陀山在浙江省以東的海域中,是舟山群島東部的一座面積僅有12.9平方公里的小島。島上丘陵起伏,山峰不高,但地形奇異,植被繁茂,環境清幽鬱秀。小島的東面是太平洋,無垠的海天碧波浩淼。自唐代(618~907)開始,千餘年來島上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建築,其中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觀規模宏大,另有眾多的庵堂禪林、佛教茅蓬散落在幽靜的叢林之中,計有殿堂屋宇四千七百餘間,建築面積180,000平方公尺,僧尼三千餘人,儼然「海天佛國」之境界。
 普陀山之所以成為著名的觀音菩薩道場,追溯普陀山開山之始確與傳說中觀音菩薩示現於南海的故事有關。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佛經中說觀音菩薩安於南海之中,於是優美秀麗的普陀山便成為南海觀世音菩薩的處所了。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歷經千年而經久不衰,它的建築布局和環境意境並非一蹴而就,眾多的寺廟庵堂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建成的,而且始終以「朝山面聖,祈福進香」為主題,成為一條潛在的宗教文化脈絡,使普陀山的寺院布局在自然衍生基礎上具有秩序性與延續性,即以普濟寺作為前寺,法雨寺作為後寺,爾後是慧濟寺,因之創造出「海天佛國」的境地。
 普濟寺在普陀海島南部、靈鷲峰的南部山麓。這一帶有寬闊的平地,是法雨寺、慧濟寺必經之地,諸多庵院建造於此。普濟寺是普陀山最大的佛寺,其主殿是圓通寶殿,是專奉觀音菩薩的大殿。圓通寶殿之後為藏經樓,樓上為藏經樓,樓下為法堂,內奉三尊尺寸較小的佛像。
 法雨寺在海島中部、錦屏山面南的山腰和坡底一帶,起伏的地貌上覆蓋茂盛的林木,坡地延伸到海邊並與開闊的沙灘相連。法雨寺的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藥師、彌陀三尊佛,殿堂不及普濟寺宏敞,但殿堂的位置高踞圓通殿之上,反覺得雄奇可觀,佛教氣氛濃郁。
 慧濟寺位於佛頂山巔,作為主殿的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兩側陪襯二十諸天;觀音菩薩供奉在大悲閣內。慧濟寺周圍古木參天,翠黛滿谷,石級迂迴,泉水淙淙,「雲扶石」凌空若舉,其上刻有「海天佛國」字樣,引人進入絕塵的佛境。
 (2)供奉普賢菩薩的峨眉山佛教勝地
 峨眉山又稱光明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緣,因兩山形似蛾眉而得名。峨眉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00多公尺,山勢雄偉,峰巒挺秀,林木繁茂。山中氣候變化甚大,山麓與頂峰溫度差約15℃,上有高寒層,中有溫帶層,下有四季如春的亞熱帶層。不同的層帶植被種類達三千餘種。在峨眉山方圓11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近百處以山取勢、各具風姿的寺院,匯聚眾僧數千人,因歷代皇帝大力支持,至明清之際達到鼎盛。與「海天佛國」獨天得厚的普陀山自然地理環境不同,地處內陸的峨眉山之所以成為佛教名山則以山勢巍峨秀麗著稱。自峨眉山麓的報國寺為起點,至頂峰萬佛頂,行程60餘公里,沿途四季分明、景色變幻無窮,大大小小佛寺庵堂結合不同的自然景觀與起伏的地勢,錯落有致地散落其間而連綿不絕。
 相傳淨土宗祖師慧遠之弟慧持於東晉隆安四年(400)來峨眉山,並建成山中第一座正式寺院——普賢寺(即今萬年寺的前身),慧持由此成為峨眉山佛教開山祖師,從而確立佛教聖地聲譽。
 報國寺作為入山門戶建在峨眉山麓,出報國寺往右前行1公里處即到伏虎寺,寺周圍楠木茂密成林,古樹參天,遮蔽殿宇。出伏虎寺後經解脫橋與解脫坡到解脫庵,為普賢菩薩習靜之所。由此北行至普賢登山歇息之處的純陽殿,如此峰迴路轉終至頂峰一覽眾山之境地。另一條朝拜之道是經黑龍江棧道、洪椿坪、遇仙寺至洗象池,又經雷洞坪、接引殿達金頂。登臨峨眉山的萬佛頂,環顧四周,群山起伏,峰巒疊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如玉帶般銀光閃爍,大雪山、貢嘎山連綿不絕,白雪皚皚,好一派絕塵祛欲、清靜純潔的佛國風光。
 (3)供奉地藏菩薩的九華山佛教勝地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20公里處,面積百餘平方公里。九華山開山建寺年代,據《重修九華山化城寺碑記》載,始於東晉隆安五年(401)。另據《宋高僧傳》卷二十等載,唐開元年間(713~741),新羅國王族金喬覺至此修行,至德(756~758)初年,青陽諸葛節等為之構築寺宇。建中(780~783)初,德宗賜名化城寺,為九華山第一座寺院。貞元十年(794,一說貞元十九年)七月金喬覺示寂而肉身不壞,以全身入塔安奉於月(肉)身寶殿中。金喬覺法名地藏,信徒認為他是地藏菩薩化身,九華山遂以地藏顯靈說法道場而名於世。
 九華山有九十九峰,其中以天台、蓮花、天柱、十王等峰巒最為雄偉。據史料記載,九華山廟宇和佛像唐代時最多,有大小廟宇八百餘座,佛像萬餘尊。現今尚存寺院八十二座,佛像六千多尊,居四大佛教聖地之首。其中祇園寺、百歲宮(萬年寺)、東嚴寺(已毀)、甘露寺等合稱九華山四大叢林。作為佛教聖地,九華山朝拜線路分為東、南、西、北四路分段登臨。首先是從二望聖殿至九華街;第二條路由九華街至神光嶺;第三條路由九華街至小天台;第四條路自九華街至天台。天台即地藏叢林天台寺,天台石崖刻有「中天世界」。
 順便提及的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位於北方的山西五台縣,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屬文殊菩薩的道場,亦為一處漢藏並存的佛教聖地。其寺院的布局和佛教環境意境與南方佛教建築有明顯地區別。五台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面積達5,000平方公里,有五座山峰高聳入雲,但卻又平整如台,即所謂的五台。自北魏(386~534)至明清時期,歷代皇帝均曾敕建寺院。五台山確立為文殊道場之後,一時僧人達萬眾之多,頓時高僧雲集,寺院林立,香火不絕。現今五台山仍有青廟九十九處、黃廟二十五處。五台山有東、西、南、北四門。
 2.南方佛教建築意境構成特徵
 南方佛教建築注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建造理念來營造環境意境,其特徵表現為:
 (1)因山布寺 融於山林
 南方的佛寺大多以山林秀色作為特有的環境背景,藉助廣袤無垠的自然山水,因山布寺,將佛教建築融於青山綠水之中,創造了佛家追求幽深空靜的環境意境。千百年來,佛家歷代僧人依照山勢巧擇地形,極其成功地規畫建造了無數佛寺,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佛教聖地。這些佛教聖地形成歷經漫長的歲月,建築的布局經過周密策畫,與自然環境的結合恰到好處,疏密相間,集散相宜,天賜地設的自然景觀又因佛教建築的介入更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因山布寺是山林佛寺總體布局的特點,也是佛教聖地的布局經驗與方法。佛教聖地的形成和發展都有上千年的歷史,它並不可能有事先的總體規畫,然而佛教文化為其潛在的脈絡,地理環境為其規畫建設的背景和基礎。因此佛教聖地中的眾多佛寺庵堂雖然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僧人逐個擇地而建,歷時久遠,但脈絡清晰,風格同一,最終形成山林佛教聖地的總體環境。依照地形地貌特徵將山域劃分成幾個區,是寺院建築因山布寺原則的又一體現。這種劃分區域的布局方法形成了寺院的秩序感,增加了環境結構的節奏韻律感,並與佛教組織、隸屬協調。
 (2)依山利勢 連峰接巒
 在山林佛寺中,寺在山中的位置,或居山麓,或居山腰,或居山巔。位於山巔者,又有雄踞峰頂氣勢顯赫者與居峰側半藏半露者之別。一般而言,山頂佛寺均有控制全山的勢態。故普陀山高居山頂的慧濟寺形成禮佛過程中的高潮,成了海天佛國的中心,是佛教徒朝拜的重點處。峨眉山以華藏寺為主體的金頂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非凡,頗具有統領全山的氣勢。
 南方寺院多掩映在山水叢林之中,風景佳麗的諸多峰頂均建有各自的寺院。那種群峰競秀的山勢地貌決定了佛寺布局不以一峰一寺為終極高潮,而以各條香道所到達的秀麗山巔為終點,在那裡精心布局建造形式各異的寺院。這種以峰巒為景區單位的山頂佛寺在總體布局上具有多中心的特點,在每個景區單位的主峰上建造廟宇殿堂,畫龍點睛般地突出了景區主題,起到了控制峰巒的作用。九華山神光嶺上的肉身寶殿建築形體峻高如塔,聳立在嶺巔,藏而不露,超然於世。一路仰望神光嶺上的肉身寶殿,巍峨壯觀,成為攀山禮佛的最終目標。
 當山峰不高,體量不大,而寺院頗具規模時,將寺院殿宇、僧房、庭院、塔幢的布局利用山體形狀最大限度地與山峰地勢結合,形成以寺裹山的效果,是佛寺布局又一成功的形式。
 (3)半藏半露 超然於世
 由於自然條件的優越,南方山林植被豐鬱,林泉秀美,地形複雜,為佛家所需要的幽靜隱蔽的意境提供了天然的環境背景。山林寺庵的興建,為了更充分地利用山林的優越地理環境,強化環境「清」與「幽」的特徵,往往向深山密林發展,將寺庵建築建造在山坡或山麓低凹處,隱沒於參天林木、巨岩異石之間,以半藏半露的布局方式取得幽靜隱蔽的效果。
 南方寺院建築無論大小,所選擇的位置多半在觀景覽勝的最佳處,而建築本身由於精巧雅致並與自然景觀相協調,成為景中之景,為大自然景色增輝。在建築形體的創造上,這些寺院建築群於青山碧水間若隱若現,體量不大的殿堂樓閣或素雅或堂皇,於崇山峻嶺中呈現半藏半露的狀態,看似遙遠卻又徒步可及,似乎是佛國仙境的所在,引人入勝而頂禮膜拜。
 (4)香道相繫 佛寺綿延
 南方佛教名山大川大多廣闊連綿,寺院繁多。這些佛教名山無論地域之廣狹、佛寺分布之疏密,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將各個寺院聯繫起來的道路系統,這些以「朝山進香」為目的的道路俗稱「香道」。香道的分布是佛教聖地又一有效手法。香道一般從入山起始,沿途經過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寺庵,或近或遠,並伴隨有佛教寓意的景點形勝,宗教氣氛逐漸濃郁,意境一步步加深,最後達到佛山最高處或佛山的中心地帶,這裡有全山最大的佛寺,是朝山進香的高潮。有的又以中心地帶為各條香道的起點,再向各路延伸出去,構成放射狀香道網路,將眾多寺院禪林無一遺漏地連成整體,朝山進香者方便到達各個寺院,山林勝景連成一氣。
 由於香道相連的作用,在南方佛教勝地中心地帶常常形成寺廟群聚的小鎮。無論從佛寺等級還是禮佛者心理上,建造一個佛教勝地的中心地帶是很重要的。這個中心地帶相對集中地布局建造了大小不同的寺庵建築,構成以佛教為主題的集鎮。千里迢迢來朝山進香的虔誠香客在鎮上歇腳、購買香燭,逐個廟堂一一拜謁。這種寺廟群聚的中心集鎮是目的地,又是通向另一寺院的起點,使漫長的朝山旅途具有明顯的節奏性、秩序性,氣氛濃郁,香火鼎盛。
 (5)巧於因借 天人合一
 「因借」的技法原則在於因地制宜而巧妙地結合環境,利用建築手法攬景於懷,以增情趣。明代計成在造園名著《園冶》中說園林構造之美在於「巧於因借,精在體宜」。南方佛教勝地本身包括了自然山水景色與人工建造的佛教建築兩個方面內容,兩者的融合則是佛教勝地環境創造的常規,因借便是其中的一種主要手法。自然風景區內的名勝、古蹟、觀賞點,古人稱之為「景勝」或「形勝」的地方,諸如浙江寧波的「天童十景」、普陀山「普陀十景」、天台山的「天台八景」、杭州的「西湖十景」、江蘇「雲台山三十六景」、山東「泰山八景」、安徽「九華山十景」、北嶽「恆山十八景」等等,皆為佛教勝地總體環境創造的因借物件。
 南方佛教除了精於對自然景觀的因借之外,還在於對富於佛教含義的人文景觀的因借。這種雙重層次的因借,實為佛教建築藝術的創造。山泉井池、奇岩異石本是大自然的瑰麗景觀,佛教信徒往往賦予佛家的名稱,或形似,或神似,再加上生動的故事傳說,遂擇地興建寺庵禪院,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而得之,物境與心境融合為一體,自然與人為環境合一。
 3.南方寺院建築幾種常見的布局形式
 中國佛教建築是以中國傳統建築為基礎的,最初的佛寺來自於中國漢代的官署,這就決定了它基本布局形式。但是佛教畢竟來自印度,在大約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佛教經歷了一個中國化的過程;如同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一樣,中國佛教建築作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也經歷了吸取融合的過程,並終於發展了中國佛教建築體系。南方佛教寺院建築的布局基本上採用了傳統的世俗建築布局方法,即以殿堂為主的院落式布局,根據實際情形有不同的手法。
 南方官署式佛寺、民居式佛寺與北方大同小異,此處從略,僅介紹南方寺院園林與傣式佛寺。
 (1)寺院園林
 佛教園林是中國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共同組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園林體系。佛教園林與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皇家園林往往地域寬廣,是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風景區;私家園林以江南的蘇州園林最為典型,它與私家住宅毗鄰,規模狹小,大者數公頃,小者不足0.06公頃。佛教園林也是如此,就大範圍而言,佛教園林可指整個佛教聖地,甚至是整座佛教名山,就一座寺院而言則僅指其建築庭院。
 佛教勝地大多地處風景絕佳的名山大川,那裡清幽恬靜的自然環境是創建佛教「淨土」的背景條件。歷代精心選址巧擇地形建造起來的寺院建築群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成為優美山林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這裡,除了佛寺之外,還包括了山巒林木、奇岩異石、井泉溪流等自然景觀,摩崖造像、題刻碑碣、經幢佛塔等名勝古蹟以及佛教聖地的傳說故事、詩詞歌賦形勝等人文景觀,諸多因素的有機結合,共同營造了一分濃郁的佛教勝地。這便是一種地域擴大的佛教自然園林,其人為與自然環境構成特徵擴展了寺院的有限空間而引人入勝。
 南方佛寺內部庭院的園林化布置是佛教園林特色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世俗的居住建築無論北方還是南方,幾乎離不開庭院式格局的布置。庭院不僅是採光、通風與交通空間所必須,也是室內空間的外化,它的用途是綜合性的。面積寬敞的庭院多有精心配置的花草竹木,不僅顯得清幽雅致,而且在模山範水的介壺天地中收四時之燦爛,盡顯自然天成之美。此外,城鎮郊區由於丘陵小山,風景秀美且距離人口集中的城鎮近鄰,是建造寺院園林的佳境。
 (2)傣式佛寺
 傣式佛寺主要分布在雲南西雙版納到德宏的滇南、滇西南一帶。西雙版納地區上座部佛教分兩個派別,一稱「擺壩」(山林習禪),此派分布在山區,戒律精嚴,類似苦行僧。他們的寺院簡樸窄小,多為單體建築。另一派稱「擺孫」(城鎮說派),分布在廣大富裕的壩區,信徒占當地居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們的佛寺星羅棋布,建築獨具風格,在布局上與漢族地區的佛寺有明顯的不同:一是選址不在遠離人群的深山密林,而是在村寨內外,因此與居民十分貼近,更富於人情味;二是不按照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對稱式格局布置建築,也不是四合院式格局,而是隨地形變化的靈活分布,沒有固定的格式;三是建築群的朝向為坐西面東。
 傣式佛寺建築群大體由佛殿、經堂、僧舍、佛塔四個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之間常用走廊相連。傣式佛寺雖然屬於與自然衍生的村落相似的自然式,但也顯示明顯的貴賤的等級區分。這是因為過去傣族地區全民信教、政教合一,封建領主和佛教首領同為一個階級或等級的人,其寺院規模格局與封建領主行政級別相一致,一般民眾的寺院規模不僅小而且簡樸。
 4.南方寺院中的殿堂樓舍及佛塔、經幢形制
 中國南方寺院殿堂樓舍中的山門、大殿、中軸線配殿、藏經閣、鐘鼓樓、佛塔、經幢等建築形制與前述北方佛寺建築形制相類似,此處不贅述,以下僅介紹南方寺院中特殊的形制。
 (1)戒壇
 戒壇是指在高壇建造的受戒場所,即梵語所謂的曼荼羅,中國南北方都有。舊有的戒壇佛寺有三處,即北京戒台寺、杭州的昭慶寺及泉州的開元寺。其中戒台寺規模又居三座戒壇之首,有「天下第一壇」之稱。戒台寺現存戒壇殿始建於遼代咸雍五年(1069),明代改建。平面呈正方形,為重檐琉璃盝頂建築。頂部安有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的銅質鍍金寶頂,寶頂呈五塔形分布,中間高約5公尺,周圍四個較小,具有藏傳佛教的風格。殿內戒壇為明代遺物,以白石砌築。戒壇為三層,層層收縮,在每層的束腰處,排列有佛龕,共計一百一十三個。每龕內供戒神一尊。戒壇最上層中央有釋迦牟尼佛像,殿頂設藻井。南方杭州的昭慶寺戒壇已毀,泉州開元寺戒壇成為南方僅存的一座。開元寺戒壇為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之一,位於大雄寶殿之北,是寺內等級僅次於大雄寶殿的建築單體。戒壇以「甘露」命名,「甘露法門」譬如最上之法。開元寺戒壇自元至明代歷有修繕,現存主體為明代建造。
 (2)傣式佛殿
 傣式佛殿由基座、梁架、屋面三部分組成,但屋頂造型十分豐富,變化多端,屋角起翹甚高,曲線優美,形成龐大而華麗的獨特風格。雲南西雙版納M海景真寺經堂,俗稱景真八角亭,是傣式佛殿的佳例。景真寺經堂,建於一七○一年,通高20公尺,寬8.6公尺,由座、柱、頂三部分組成。基座為「亞」字形須彌座,折角二十四遍,共十六個角。梁柱間砌磚牆,也成十六個角,並開四門。牆內外鑲嵌彩色玻璃,且用金銀粉印繪各種花卉、人物、吉禽瑞獸,光彩奪目。大屋頂按照八個方向做八組十層懸山式屋面,逐層遞升、收縮,形成攢尖。寶頂為木構,剎杆長且尖,翼角陡翹,曲線優美,整座建築玲瓏而華麗。西雙版納的宣慰寺(一稱「窪龍寺」)、蘇曼滿佛寺等亦如此。
 (3)寶篋印經塔
 寶篋印經塔是一種特殊的小型單體塔,因塔形似寶篋,內藏印經,故稱寶篋印經塔。唐宋時期,一般南方佛寺將這種塔放置在殿內或塔基地宮內,內藏舍利。宋元以後,一些寺院按照此形式修建露天石塔,尺度仍然不大,但形式有所發展。這種小巧的經塔有方、圓兩種。
 (4)傣式佛塔
 自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傣族等地區後,便出現了由傣族佛教徒修建的風格近似泰國、緬甸的傣式塔,俗稱「緬塔」。這種塔全為磚砌,小巧玲瓏,一般高度僅數公尺,最高者也不過十餘公尺,這樣的尺度與人相宜。傣式塔分為單塔與群塔兩種類型。單體造型都有一個錐形塔身和極尖的塔剎,傣語稱塔為「諾」,即竹筍的意思,道出了傣式塔的形體特徵。曼飛龍塔,又稱曼飛龍群塔,是傣式佛塔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組塔群,位於雲南景洪市大●(孟+力)龍鄉曼飛龍村後山。該塔群由一座大塔和周圍八個小塔組成。塔群建築在三層蓮花須彌座上,平面呈圓形,上面砌出八角,內含八個佛龕,龕上有蓮花裝飾。大小九座塔均為磚砌,圓形實心,外飾以植物膠砂漿,通體雪白,塔身均覆鉢式,塔剎由蓮花、相輪、寶瓶組成,且貼金。
 (三)藏傳佛教建築藝術
 1.藏傳佛教建築發展的歷史分期
 西藏佛教各教派中以最後興起的格魯派寺院組織最為嚴密、完善,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拉薩三大寺。三大寺是原掌管西藏地方政權的格魯派寺院集團的根本寺院,它在政治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上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寺院領土。三大寺的組織機構分為三級:措欽、扎倉、康村。措欽一級的組織是全寺最高管理委員會。扎倉是一個僧眾的集團組織,有自己獨立的經濟、行政及宗教事務管理機構。康村是扎倉下面按照僧人來源之地域劃分的一級組織。在藏傳佛教建築中,寺院雖然是僧人學經的經學院,但在政教合一的制度下,其內部的等級分明,僧人中分有活佛、學經、雜務、武裝僧人等級別,是一個社會的縮影。
 縱觀藏傳佛教建築藝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發展初期、發展期、繁榮期等三個階段。
 (1)藏傳佛教建築發展的初期
 這個時期是指薩迦集團統治西藏的兩個半世紀的時間(10世紀~1247)。西藏地區在吐蕃王朝(7~9世紀)覆亡以後,境內各地方割據勢力形成互不統屬的局面,宗教與這些地方勢力結合而形成各種派別。寺院和城市成為各個地方割據勢力的中心。此時寺院已經在前弘時期的基礎上形成一定規模,寺院的佛殿、經堂結合在一起,殿堂單層,但淨空高大。佛殿兩側及背後有一條環形的轉經道。很多寺院有一定數量的固定僧人,所以有相當大面積供僧人聚會習經的經堂,也有一定數量與當地民居形式相同的僧舍。吐蕃王朝崩潰後,贊普王室的一支後裔逃逸到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建立封建割據地方政權,同時建造了很多寺院,其中規模最大、最有名的是托林寺(mtho lding dgon)。托林寺的建築雖然也和衛藏地區的一樣是土木混合平頂結構,但其屋架細部做法、裝飾以及檐口的材料、做法,甚至壁畫的風格等,都和衛藏地區有明顯區別,而且融入印度、尼泊爾的風格。
 (2)藏傳佛教建築發展的發展期
 藏傳佛教建築發展期指的是十三世紀薩迦派得到元朝支援到十五世紀初期格魯派創立的時間。這時的西藏結束了長期互不相屬的混亂局面,由一個強大的領主統屬若干小領主而形成一個擁有經濟、政治實力的僧俗集團,從而取代了薩迦在西藏的統治地位。這時期新興的貴族世家和各派寺院集團緊密結合,各地方首領均以宗教的身分取得中央的承認和支援。這時期的寺院建築總體規模很大,其中既有宗教性的建築,也有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的建築。寺院的經堂面積比前期擴大了相當規模。如薩迦寺(sa skya dgon pa)南寺主體建築圍成一個大院落,其中有佛殿、經堂、靈塔殿、藏經室等,經堂內可容納數百人習經聚會,其中拉章(宮殿)建築就是一座世俗貴族的大院,而僧舍僅像平民小院落,整座寺院儼然一處城堡。夏魯寺(zhwa lu dgon pa)由院落和主殿組成,四面佛殿均為木構歇山頂,上施綠琉璃瓦,完全是一座漢式院落。這種在藏式平頂建築上面建漢式歇山頂建築的組合形式突破以往藏族傳統形式,是藏漢建築文化交流的結果。
 (3)藏傳佛教建築發展的繁榮期
 繁榮期是指格魯派創立的十五世紀初到十九世紀末英帝國侵略西藏的時期。這一時期各教派紛紛改宗格魯派,格魯派勢力越出藏族地區傳到土族、蒙族以及內地漢族地區,信徒遍及廣大藏、蒙、漢族地域,在內地形成北京、承德、山西三個藏傳佛教中心,使藏傳佛教從繁榮發展到頂峰。這時期的寺院數量眾多,形制多樣,分布廣泛,在藏族地區幾乎每個村落都建有寺院,而且有不少規模較大的寺院,甚至創造出多層高大的樓房和面積達數千平方公尺的聚會大殿。在蒙族地區的佛寺建築形制有純藏式、純漢式、混合式三種形式。漢族地區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往往採用漢族佛寺傳統的軸線對稱布局方式,後部建一組龐大的主體建築。隨著格魯派集團實力與勢力的日益強大,即建布達拉宮(lha sa po ta la)作為全藏的政治、宗教首府,也是達賴喇嘛的宮室。布達拉宮由山前的白宮與紅宮、山頂的宮室以及後山的湖水園林組成。宏偉壯麗的布達拉宮集多種藏族建築類型於一體,運用多種技術與藝術手段,是藏族建築的典範。
 2.藏傳佛教建築的基本內容與布局
 藏傳佛教寺院由於是一個獨立的政治、經濟集團式組織,其建築內容非常豐富。藏傳佛教寺院由佛事活動用房和僧居生活用房兩大部分組成。佛事活動部分有供奉佛像、靈塔、信徒朝拜用的佛殿、塔殿等;有供僧人在室內聚會習經的經堂,有在室外習經、辯經的夏經院;有供信徒朝拜的佛塔與塔院。此外還有為宗教服務的雕刻及印製佛經的印經院、藏經室、製作香煙品的作坊,以及供寺院管理機構使用的辦公、庫房、廚房、馬廄、招待香客房等等。
 (1)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布置
 佛教在吐蕃時期從外地傳入西藏,寺院建築是在本土民族傳統基礎上融進了佛教藝術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新的建築形式。最早的大昭寺(lha ldan gtsug lag khang)是兩層平頂建築的院落式;至八世紀興起的寺院桑耶寺(bsam yas gtsug lag khang)是用外來形式布局,將主體建築建在中心,中心主殿內第一層佛像用藏式、第二層用漢式、第三層用印度式的不同作法,四周是次要建築,說明內外宗教文化的相互交流與影響。藏傳佛教建築後期由於受到當地自然環境、民族傳統習慣的影響,並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豐富並發展了藏族建築文化。當藏傳佛教進入繁榮期,其建築結合當地的民族傳統而得以發展。
 藏傳佛教建築一般的大寺院總體布局為自由式和沿軸線布局兩種形式。西藏地區很多大寺院建在半山區,經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逐漸擴建而成,它們有的根據地形在一定時期建成一組建築群,或將高大的主體建築有意建在山腳較高的地勢上,這是藏傳傳統建築的重要的手法。沿軸線布局的方式用在廣大的蒙藏地區及內地,有的在前面設置鐘鼓樓,往往完全採取漢族佛寺建構制度,所不同的是,寺院內左右均建有喇嘛塔,說明它是藏傳佛教寺院。
 (2)藏傳佛教寺院的殿堂建築風格
 藏傳佛教寺院最主要的宗教活動場所是佛殿和集會殿,它們體量高大是寺內主要建築。
 佛殿內供奉佛像,是信徒朝拜禮佛的場所,也有供佛塔或高僧的靈塔而被稱為塔殿或靈塔殿。佛殿、塔殿有獨立式的,也有和集會殿組合在一起的,位置在集會殿之後或兩側。藏傳佛殿的特點是由於佛塔的高大而致使殿堂相應增大,於是出現四、五層甚至更高的樓層,殿堂內部空間從底層直通頂層以容納大佛、高塔。佛殿的典型平面布局是以高大的鎏金屋面歇山屋頂的佛殿為主體,早期在佛殿外有一條可以環行的轉經道,殿前有一個天井,天井周圍有廊屋而形成一個封閉的院落,外觀宏偉華麗,內部的佛像、佛塔或靈塔幾乎占了整個內部空間。和集會殿組合在一起的佛殿位置在集會殿的後部或兩側,這種佛殿內部只有兩層建築的高度,下部不開窗,殿內光線昏暗,在上部高出前面經堂的部分開窗,光線正好投射到佛像的頭部和上半身,這種光影效果創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
 集會殿又稱經堂,是僧人集會習經的場所。經堂的面積一般很大,外牆不用窗,為了解決採光通風問題,一般在經堂的中部稍靠前方部位用幾根長柱使得這一部分空間升高,在升起的正面及兩側開高側窗。二層左右房間向外開窗,正面房間開大窗,以便採光、通風。
 此外,蒙藏地區的藏漢混合式佛殿多半在藏式平頂建築上建一個歇山式或三面坡屋頂。
 (3)藏傳佛教佛塔建構
 西藏佛塔在印度塔的基礎上發展而成,俗稱喇嘛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組成,從下向上分別是基座、塔身、相輪、塔剎。基座有圓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圓形很少見,最多見的為方形,採須彌座式形式。塔身形如倒扣的鉢,因此也稱覆鉢式塔。相輪最多有十三層,所以也叫「十三天」。塔剎由傘蓋和寶剎組成。西藏佛塔數量上有單座設置的,也有數座、甚至數十座上百座排列的。西藏佛塔有大有小,小的僅有數十公分甚至幾公分高,多供奉在室內;大塔有超過20~30公尺高的,均在室外,其特點是在巨大的內部有活動的空間,內供佛像,壁面上有壁畫。西藏佛塔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特徵及材質性能採用土、石、木、金屬等不同材料。最為華麗的靈塔是內部用木質骨架,外包金、銀皮,並在上面飾以寶石、珍珠等貴重物品。
 (4)藏傳佛教活佛公署與僧舍
 活佛公署與僧舍的建築尺度及裝飾程度不及佛殿、經堂等建築,但數量大,而且等級分明。活佛公署是一個活佛的私人宗教經濟事物管理機構,有系列的管理、服務人員及用房。活佛公署的建築包括活佛私人使用的佛殿、經堂、生活居住、管理人員辦公室與生活用房及各種庫房、馬廄等。這種建築的布局多為主樓前帶院落的形式,佛殿、經堂、活佛住房及重要的庫房等組合在一幢三、四層的主樓內,樓前天井周圍建二層建築為辦事人員用房,另外建有馬廄、廚房等附屬建築。建築規模及形制與當地貴族莊園、住宅相同。西藏地區早期的僧舍和一般的民居相似,即是一些平房小院,明清以來由於學院集團迅速擴張,有的大寺僧人成百上千,所以僧人住處建設成二、三層甚至四、五層的樓房,樓前有院,院周圍是一、二層附屬建築。
 3.藏傳佛教建築的結構與做法
 由於高原特殊的自然氣候及物產的影響,藏族人民具有自己的生產、生活習慣、風俗文化和審美情趣。平頂建築是藏族地區建築固有的傳統形式,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藏傳佛教建築是藏族建築的代表,在用材、結構、做法及技術表現手法上均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藏族建築自成體系,屹立於中華民族建築之林,其獨樹一幟的建築法式使華夏建築文化更豐富。
 (1)藏傳佛教建築結構用材
 藏族建築是土(石)木混合結構,牆體和柱梁同時承重,其特點是梁和建築的橫軸平行,即梁柱組成縱向排架,在梁上平鋪椽子,椽上置樓層或屋層,即成為樓房或平屋頂。藏族建築的基礎和牆體一般用石塊,牆體視地區不同而有土、石之分,而且石牆外壁均有較明顯的收分,一般為高度的百分之十二左右,所以有些高大建築石牆底部很厚。石牆的砌築方法是分層砌築,石塊之間不用泥漿,因而不怕雨水沖刷,石牆的表面多用紅、黃、白等色粉飾。
 藏族建築的柱、梁、椽等構架均為木材,其結構方式是柱上放梁,柱頭有斗,柱梁之間有兩層過渡的替木,在梁上平鋪椽子,柱梁之間的接頭是平接和上下搭接而不用榫卯,但在上下構件之間有暗銷。梁、椽伸入牆內,梁端入牆深度一般較大,有的在梁下墊一塊木板。此外,藏族建築樓層的柱網與底層相同,具體做法是在下層柱頭處的卯石層上放石塊作柱礎。
 (2)藏傳佛教建築檐牆
 在藏式平頂建築外牆頂部都有1公尺多高的女兒牆,在女兒牆外面及下室窗口上部的外牆面簡稱檐牆,因用材及色彩不同而區別建築的等級。按照傳統的規定,只有具有佛教三寶(佛、法、僧)的建築才能做便瑪檐牆,這是最高等級的建築。其次的建築只能在檐牆部位施以色彩(紅、棕、黑色)與牆體區別。一般建築檐部不施色彩與牆體一致。便瑪檐牆的做法是:用直徑約0.5公分、長約20餘公分的聖柳枝捆紮成直徑約6~7公分的小捆,砌築時外牆面就用一捆捆的聖柳枝束縛大頭朝外砌築,上下用竹籤穿釘而成一個整體,石牆與樹枝牆成為一整體;其色彩感與下面的土石牆面迥然不同,深沉中帶有輕柔感,勾勒出建築頂部輪廓線。
 在藏族建築中比便瑪檐牆低一等的做法是在建築頂部做出一條深棕色橫帶,但不用聖柳枝,做法是在頂層的窗上皮及女兒牆頂部用片石各挑出一條深色橫線,和牆面色彩相區別。
 (3)藏傳佛教建築門窗
 藏族寺院的門窗有獨特的特點。殿堂大門用厚重的紅漆雙開木板門,門上有鎏金的角葉、鋪首;門口左右有一兩層蓮花紋的雕飾,門口上有一排木雕獅子,裝飾極其華麗。在牆上開門的門口上均做雨篷,方法是在門口上邊左右各挑出一華栱,上置大斗,斗上有兩三層下短上長的橫栱,橫栱之間有小斗。挑檐既可以避雨,又突出了入口。藏族寺院建築的窗戶很有特點。殿堂入口上面的第二層中間,一般開大於一個開間的一排大窗,窗口層層加大,窗外左右及下面塗上小下大的梯形黑色窗套,窗口上出兩重短椽挑出的小檐,外觀十分特殊醒目。窗口的特點是長方形,高寬比是二比一以上。排列特點是下層窗面積小,外形細長,往上視窗逐層加寬,底層不開窗,或開不及10公分的細長口。窗內有可以開啟的木板窗扇,中間的大窗內有黃布窗簾。向內院窗的面積較大,僧舍窗內有兩塊鑲有藍邊的白布窗布以通風採光。
 (4)藏傳佛教建築室內裝修與陳設
 藏傳佛教寺院的殿堂是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室內的裝飾陳設是為宗教活動及烘托宗教環境氣氛而設置的。往往通過對木結構構架及構件進行精心的裝修設計,用雕刻或彩繪的裝飾手段以及各種陳設,製造華麗多彩及神秘的氣氛。前廊和殿的梁柱木構用料碩大,製作精細,柱子的斷面為多折角方形,柱頭與斗栱及上面的元寶木、弓木、梁等都有雕刻彩繪。為創造殿堂內的宗教氣氛,殿內除設置佛像佛座外,還設有供桌、供品、曼紮、佛燈以及供桌上很多的小佛像。殿堂內四壁滿繪壁畫,或在四壁與梁下掛唐卡,殿後壁設置經書架。經堂內的柱子均施紅色,有的柱子前面掛有彩緞製成的經幢。所有這些色彩強烈的陳設、裝飾在光線極其不充足下,唯有搖曳昏暗的酥油燈照射,產生一種神秘的光彩效果,加上香火繚繞的氣氛,使殿堂充滿一種特殊的宗教氛圍。殿內高大的空間充滿了體型龐大的佛像,使人感到渺小,四周昏暗,唯有高處側窗照在佛像頭閃著佛光。
 4.藏傳佛教建築的藝術特點
 藏傳佛教建築藝術特徵很突出,首先是它的藝術形象直接和它的功能要求聯繫。寺院的功能是為宗教服務,是一處供佛、參佛的場所。其次是藏傳佛教建築以巨大的建築形象反映宗教生活的主題。宏偉、巨大的宗教性建築成了寺院的主題,而這些建築外觀體型、色彩均絢麗而神秘。第三是用統一、均衡、比例、韻律等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建築形象,營造象徵、寓意的場景。
 (1)藏傳佛教建築的構造與形體
 由於建築材料及運輸條件的制約,藏族建築的柱網開間、進深及高度都不大,而且大體相等。一幢建築無論是高聳的佛殿或宏大的集會殿,都是面闊、進深若干間與高若干層組成,其形體均為相同形狀的小立方體組成不同高、深、寬的大立方體。寺院重要建築屋頂檐部都使用便瑪檐牆,次要建築檐部也塗棕色、絳紅色或黑色,遠、近、上、下的建築都有一條色帶,清晰地勾勒出建築的輪廓線。橫線條增強了建築的構圖,也以此統一了全寺的建築群。
 以藏族建築為基礎的藏傳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築總的構圖為橫方體,土石的外牆均有收分,外觀上取得穩定向上的效果。簡單的形體、橫線天、小窗而形成簡潔的牆面,具有渾厚粗獷的藝術效果。外牆用簡單而對比性強烈的色彩,極富熱烈奔放的情感。這些使得藏族建築具有立體雕塑的美感,這種美感是壯美,與漢族建築的點、線、面的柔美異曲同工。
 (2)藏傳佛教建築的宏大神聖
 青藏高原的自然面貌是境內高山大川,高山上白雪皚皚,藏北高原草原坦蕩,河谷盤地,群山懷抱,中有奔騰的河流。寺院多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台地上用大體量且色彩對比強烈的成片建築顯示它的存在,體現佛菩薩的莊嚴。由於社會歷史的原因,藏傳佛教長期在藏族地區流傳,與政治結合在一起,宗教文化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而宗教團體就依文化的演變將寺院建設得突出、醒目,以規模宏大的寺院、高大雄偉的殿堂來體現宗教神聖。藏傳佛教建築的總體占地、主題殿堂占地面積與建築體量的龐大是漢族佛寺建築皆不能望其項背的。所以藏傳佛教建築用體量來表現佛、菩薩的至高無上的威德。
 (3)藏傳佛教建築構圖均衡、對比、對稱的特點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都結合不同的地形而構建的,它們的一個重要的手法是以某一個重要建築為主體,在其周圍建一些附屬建築而形成一個有主次的群體。當有條件擴建時,在附近又以某一主要建築為主體,圍繞著建一些附屬建築,形成另一組群,如此發展,寺院內就有兩三組甚至更多的建築群,用道路、綠化、圍牆把它們聯成一個整體。各建築群之間是採用均衡的手法使高聳或成片的建築群取得均衡之勢,而形成布局自由、統一協調的整體格局。
 藏族佛教建築常將體量高大、色彩鮮豔、裝飾華麗的佛殿、經堂等建築集中在高處,而將體量小、外觀樸素無華的僧舍等附屬性建築建設在地勢較低處,使之從體量、色彩、裝飾方面產生對比、烘托,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或者以高大的主題建築為中心,在縱軸線上對稱地布置次要建築,而形成以主體為中心,四周向主體內聚的布局形式,從而突出中心。
 (4)藏傳佛教建築的壁畫、造像、瑪尼堆意味
 藏傳佛教寺院殿堂內的壁畫及佛像是一種渲染、烘托宗教氣氛、擴大影響的宣傳工具與手法。分布在交通要道、朝聖的山頂、路邊、神山聖湖及寺院周圍的瑪尼堆是表示神靈的地方,同時也可以起到路標的作用,行人經此繞行一周添幾塊石頭表示對神靈的由衷敬意。
 藏傳佛教寺院內滿布壁畫與用金屬、泥、木等材料雕刻的佛教造像,其內容涉及尊像圖、壇城圖、佛經故事、歷史人物與故事等幾大類,以供人瞻禮。野外人為的帶有宗教含義的瑪尼堆處所被認為是有神靈的地方,上面插有木杆,並有彩色布、紙等印有佛像與經文的旗、幡,彰顯神性與靈氣。瑪尼堆由無數石塊組成,一些石塊刻有佛尊、菩薩、天女、金剛、護法神、佛塔、六字真言、高僧、動物等形象。這種瑪尼堆的宗教崇拜方式與藏族萬物有靈觀念有關。
 二、各國佛教建築藝術縱覽
 (一)各國佛教建築藝術概況
 宗教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世紀對於西方和伊斯蘭世界,宗教幾乎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全部。宗教思想的物化就是宗教建築,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建築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耶穌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建築史,東方世界的建築史在某種程度上則是佛寺、佛塔、石窟寺等組成的有宗教意味的建築史。佛教與東方世界各國很有因緣,因此佛教主要流行在東方各國,包括東亞、南亞次大陸以及東南亞等地區;西方各國的佛教建築則是點綴。
 佛教產生於西元前六世紀與西元前五世紀之交的古代印度,由釋迦牟尼佛創立,隨之產生佛教建築,主要包括稱之為窣堵波的佛塔、稱呼為毗訶羅(vihara)和支提(caitya)的兩種佛寺或石窟。大約到一世紀,東漢明帝(57~75在位)時,佛教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入中國,開始了佛教的中國化過程。六世紀即中國南北朝時期,佛教又自中國傳入朝鮮半島,並以之為媒介傳入日本。印度佛教除東傳中國之外,還南傳到斯里蘭卡,又經斯里蘭卡傳到東南亞。
 佛教有不同的派系,佛教建築也隨所屬派系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如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主要流行大乘佛教;中國的西藏和內蒙古以及蒙古國則主要流行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各國以及中國雲南西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聚居區則主要流行南傳佛教。
 (二)各國佛教建築藝術特色
 1.印度早期佛教建築
 西元前五世紀之前,釋迦牟尼佛於印度恆河一帶創立佛教,以合乎理智之教說,示導人類轉迷開悟;其目的在於實現淨化社會之理想,以超越階級、種族為特色。佛教大盛時期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約269~232 BCE在位)時期。阿育王在西元前三世紀中葉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並且重視佛教,為保護佛教最有力之統治者,據傳王於其國內建八萬四千僧伽藍,造八萬四千佛塔,因此遺留給後人一些佛教建築遺址。印度早期佛教建築形制主要是安奉佛陀舍利的窣堵波和僧院。帕瑞克紐金斯(Patrick Nuttgens)在《世界建築藝術史》中說:印度佛教對於宇宙的基本概念是,宇宙像是茫茫的海洋,世界則漂泊在這個茫茫海洋的中心。這個世界的中央是一個由五、六個不斷升高的台地組成的大山。人類占據著底層,中間層供著守護神,頂層是眾神的二十七個天國。使人驚奇的是,我們在探尋建築藝術形式和細節時往往會返回到這個基本概念上來。首先確定無疑的是,印度人相信神是住在山上和岩洞裡的。這一信念驅使他們要在大地上為神靈建造一個臨時的住所,我們可以稱其為山丘和洞窟建築藝術。所有的印度廟宇都是廟山,佛教傳統的古典結構是窣堵波,但它根本不是一座建築物,實際上是一個巨大密實而不得進的土山丘。
 (1)印度窣堵波
 印度窣堵波是半球形(覆鉢形)的建築物,和世界各地許多早期的墳墓形制類似,它脫胎於印度北方古代竹編抹泥近乎半球形的住宅形制。桑奇一號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築典範。
 桑奇一號塔建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期,為供奉佛陀舍利而建,初僅為大塔中心的覆鉢形塔身,體積僅及現存大小之一半。巽伽王朝(約187~75 BCE)於塔身外砌石,並於頂上增建一方形平頭及三層傘蓋,底部構築台基、階梯和欄楯。薩塔瓦哈納王朝(Satavahana,約200 BCE~250)於欄楯四方依次陸續建造南、北、東、西四座塔門。塔高約16.5公尺,直徑36.6公尺。台基圓形,上建覆鉢形塔身,塔身頂部砌一方形平頭圍欄,平頭中央立一傘柱,柱上安三重傘蓋。塔身素樸,無任何雕飾。台基上有石砌欄楯圍護塔身,南面兩側設階梯可供登臨,欄楯與塔身之間形成繞塔禮佛的步道。台基底部周圍亦有一圓形石砌欄楯,與台基之間形成第二重步道,欄楯的東、南、西、北四個入口設塔門;欄楯平素無飾,塔門飾大量精美的雕刻。四座塔門均為砂石所築,高約10公尺,由三道中間微拱的橫梁和兩根方形立柱以插榫法構成,梁、柱布滿浮雕、高浮雕與圓雕。浮雕題材主要是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圖中不立佛身相,只用菩提樹、法輪、金剛座、佛足等圖案象徵佛陀。阿育王選擇桑奇為隱修地建構窣堵波,並以窣堵波為中心建造了一些僧舍、殿堂等,形成一組佛教建築群。
 窣堵波的半球體象徵天宇,頂上相輪華蓋的軸便是天宇的軸。印度佛教以窣堵波作為佛的象徵,這樣的構想概括了人們可能看得到的最偉岸的形象特徵,單純渾樸,完整統一,尺度宏大,加之磚石的穩定感和量感,所以窣堵波具有肅穆的紀念性。
 (2)印度正覺大塔
 在古印度釋迦牟尼佛悟道的地方,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建了一座佛塔,歷經笈多王朝(約320~550)、波羅王朝(Pala,約8~12世紀)及後世多次修復與重建。塔是金剛寶座式的,在高高的台基上立五座修高的方錐體,中央一座主塔通高55公尺,四角的四座小得多。它們布置得比較密集,以佛陀悟道時所坐的地方為宇宙的中心,下與地極相連,叫金剛界,又叫須彌山或妙高山。它有一個主峰和四個小峰,代表金剛界的五部,各有一佛;中央是大日如來或毗盧遮那佛,東部是阿●(門+三人)佛,南部是寶生佛,西部是阿彌陀佛,北部是不空成就佛,金剛寶座塔便是須彌山的模型。佛塔表面雖然覆滿雕刻,但仍然保持整體輪廓的幾何明確性,有水平劃分而不很顯著,塔的形象單純挺拔,莊重有力。四個小塔同中央主塔對比,不僅反襯了主塔的高大,而且加強了它的動勢,使它彷彿從小塔中衝突而出,騰空而去。
 印度早期佛教建築窣堵波、石窟、佛塔的造型成為典範以後傳至東南亞以及中國境地。
 2.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的佛教建築
 東南亞大多數國家和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的中世紀文化受到印度的強烈影響,隨著佛教和印度教的傳播而建造起大量的廟宇。起初它們大致和印度的建築形制相似,後來逐漸形成特色並有創意。
 (1)尼泊爾的佛教建築
 尼泊爾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並且與中國的西藏之間有密切的文化交流活動。尼泊爾是宗教很發達的國家,到處可以目及宗教建築。阿育王將佛教及佛教建築傳入尼泊爾,尼泊爾有佛陀的故鄉之稱。所謂「寺廟和住宅一樣多,僧侶和俗人一樣多」,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歷史情狀。尼泊爾佛教建築主要有印度的樓閣式廟與窣堵波式兩種形制。
 尼泊爾的樓閣式廟宇多半是木構的方形樣式,上有二至四層的重屋檐,每層檐子出檐深遠,並用雕花斜撐支承,樓閣的頂上是四坡的攢尖,中央高舉精巧的鎏金覆鐘和相輪,廟宇的下面有幾層台基。這種樓閣式廟宇又稱尼瓦爾(Newar)式佛教建築形制。
 尼泊爾式的窣堵波源於印度,但與印度窣堵波的形制有所不同;它在覆鉢形塔身之上有一個方形的剎座,四面畫著佛眼,而且雙眉之間的第三隻小眼睛代表佛陀至高無上的智慧。方形剎座上面方錐形或圓椎形磚砌抹灰的十三重相輪,代表「十三天」高高聳起,頂上的華蓋用銅鑄並且鏤空,顯得極其華麗。十三天寓意十三個修行階位,華蓋象徵涅槃的至高境界。由下而上從圓形平台、覆鉢形塔身、方形剎座、相輪與剎頂,大小一共五層,分別代表地、風、水、火和空,覆鉢形塔身的四面均安置重檐的佛龕。加德滿都附近帕坦(Patan)的一座史瓦揚布佛塔(Swayambhunath Stupa)便是典範。
 此外,尼泊爾佛教建築明顯受中國西藏佛教建築影響,木構架的磚石外牆碉樓隨處可見。
 (2)斯里蘭卡的佛教建築
 印度阿育王時期派遣王子在錫蘭(今斯里蘭卡)弘傳佛教,因此早期上座部派佛教成為當地人人信仰的正統宗教信仰,一直沿襲傳承至今。印度窣堵波式佛塔在斯里蘭卡稱為達高巴(dagoba),其中大塔(Mahathupa)是斯里蘭卡人極端敬仰崇拜的建築,建於第一個王國首都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屢經修築,最終高度達到91.5公尺。各朝君王紛紛致力於超越前人,佛塔的建築規模代代擴展,至四世紀阿努拉德普勒另一座佛塔已經達到122公尺高。斯里蘭卡興建佛塔的熱潮從未止息,簡約樸素之美象徵上座部佛教教義之純淨,試圖從愛欲中獲得解脫。斯里蘭卡的佛塔建築形制與印度佛塔形制區別僅僅在圓頂上稍作改變——從覆鉢形塔身到泡狀或鐘形,圓頂下有三環式基座,圓頂上塔剎自方形剎座上聳起。某些佛塔原先有以獨塊巨石雕成的石柱環立,石柱上有木質屋頂,虔誠的信徒在柱子下巡禮繞行。到八世紀,斯里蘭卡的佛塔演變成一種大型的塔寺建築,環形的平台上有三圈塔柱圍繞小型佛塔而立,塔上四面雕塑佛陀禪定坐像。斯里蘭卡最壯觀的塔寺是建於十一世紀的美德吉立亞佛殿(Medirigiriya Vatadage)
 (3)緬甸的佛教建築
 緬甸宗教只暢行單一的佛教及佛教建築。七、八世紀,緬甸的寺院與印度婆羅門教的建築形制相仿,即方形的主體或方錐形的頂子分為許多水平層,牆面比較簡潔、平整,在許多地方建有僧院和宮殿。十一世紀的緬甸得到統一並開始了光輝的建設時期。緬甸當時的首都蒲甘曾經擁有一萬三千座窣堵波和寺院,其中保存得較好的有那伽永塔寺(Nagayon Temple)和明迦拉澤迪塔(Mingalar Zedi Pagoda)。這兩處建築物形制基本相同,顯然受到斯里蘭卡和印度的影響。
 明迦拉澤迪塔有四層台基,上三層作明顯的水平劃分,台基周圍女兒牆上有葫蘆形的裝飾物;塔分為基座、鐘形塔身、圓錐形塔剎三層,近似一座窣堵波,但有很大的不同,細高的錐形塔剎、鐘形塔身以及逐層的基座把它和印度窣堵波明顯區別開來。明迦拉澤迪塔的塔身和台基一起構成穩定的錐形,逐次分明,比例和諧,從底層到頂層一氣呵成。圓的塔身和方的台基對比使構圖豐富,而台基角上的四座小塔把圓塔和方台基座聯繫起來以顯莊嚴。
 緬甸佛塔是在印度傳入的窣堵波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仰光大金塔(瑞德宮塔,Shwedagon Pagoda)是代表作。仰光大金塔為磚砌,表面抹灰後滿貼金箔,歷次修葺中在上面又鑲嵌紅、藍、綠等色寶石,燦爛奪目。塔的輪廓為覆鉢形,塔身由寬大的基底向上收縮成攢尖式頂,並逐漸形成柔和的曲線;塔身雖為多層,但水平劃分並不明顯,因而具有強烈向上的動勢。塔基四角各有一座半人半獅雕像。塔腳下有六十四座同樣形式的小塔簇擁著,使得仰光大金塔顯得十分宏偉挺拔。
 緬甸還有一種方形有多層劃分的方錐形塔剎的窣堵波,體型像一座山,只有很小的內部空間。這種建築最大也最輝煌的作品是蒲甘的阿難陀塔寺(Ananda Temple)。阿難陀塔寺主體平面呈等臂「十」字形,正中有個實心子支撐著上面的窣堵波塔剎,外形豐富,比例協調。
 (4)泰國的佛教建築
 泰國於十四世紀打敗高棉(今柬埔寨)統一全國建立王權國家,王族控制重大的文化和社會活動,國王深受印度佛教建築藝術影響並篤信佛教,因而大量建造佛寺、雕塑佛像,港口城市大城(Ayutthaya)成為當時佛教藝術聖地之一。泰國的佛教建築明顯受到印度、高棉的影響。
 泰國的窣堵波比較陡峭挺拔,台基、塔身、聖骸(舍利)堂、錐形塔剎等各組成部分和緬甸的塔基本相同,但各部分形體完整,區別清楚,交代明確,幾何性很強,顯得富有變化。大城故宮南側的王室宗廟規模很大,東西長400公尺,南北寬120公尺,有許多殿堂、佛塔和佛像,並依照東西軸線對稱布局。軸線上排列著三座建造於十六世紀的窣堵波作為國王的陵墓。塔身四面朝正方位有門廊,門廊上的小圓錐體同中央呼應,整體構圖活潑而統一。塔體和錐頂之間有一段不大的圓柱體,是聖骸堂,外面有一圈柱廊,柱廊的垂直線條很突出,光影對比強烈,形體空靈。這些窣堵波是磚砌的,刷成白色,同色彩濃重的木構相互輝映。
 泰國的寺院殿堂雖然多用石柱,卻模仿木構。屋頂受高棉建築的影響,兩披頂好用山牆朝前,檐口重複幾層,博風板和山花板用華麗的木雕刻裝飾。一些石砌寺院類似柬埔寨吳哥(Angkor)建築。
 (5)爪哇的佛教建築
 七、八世紀,爪哇(今印尼)流行佛教和婆羅門教,上層社會信仰佛教,而下層社會信仰印度婆羅門教。上層社會領導著大型宗教建築,寺院大多只有一個外觀呈立方體,下面有高台基的方形殿堂。這樣的殿堂的頂部也是一個立方體,連細節都和殿堂的立方體一模一樣。殿堂正面有一個很突出的門廊,其他三面則由壁柱和壁龕裝飾,邊框厚重並有浮雕飾樣,頂部是方錐式的,輪廓略呈弧線。這種寺院多半建在丁格高原(Dieng Plateau),高原上只有崇佛的僧人而沒有俗人。
 爪哇佛教建築中最獨特的是建造於八世紀的婆羅浮屠(Borobudur)。婆羅浮屠是山丘上的佛塔的意思,建造在一座大山腳下的石崗上,是全印度尼西亞的佛教中心,香火興盛了幾百年。全塔石砌,包括二層方形台基、五層方形平台、三層圓形平台及第三層圓台中央升起的一座覆鉢形主塔。方形台基有一百六十面浮雕,內容取材自《大業分別經》中懲惡揚善等教義。五層方形平台面積依次遞減,每層的邊沿均築有石牆,石牆與上層方台之間形成寬約2公尺的迴廊。石牆外側闢四百三十二座佛龕,龕內置一坐佛,共四百三十二尊。三層圓形平台面積依次遞減,台上建有七十二座鏤空鐘形舍利塔,塔內均置一尊佛坐像,按照東西南北中五方做觸地、禪定、與願、無畏、轉法輪五種手印。第三層圓形平台正中央有一個較大高約9公尺的窣堵波,裡面坐著一尊佛像。
 爪哇佛教建築形制一般體量不大,因而每每是大寺院群中套小寺院群地成群簇擁建造。
 (6)柬埔寨的佛教建築
 早在一世紀,印度的佛教就已經傳到柬埔寨,因此受印度影響,柬埔寨的佛教建築也基本上屬於印度一脈,但也有自己強烈的地域性特色,並建成了世界最宏偉的佛教建築群。
 九世紀初,真臘王國國勢強大並建立了吳哥王朝(約9~15世紀),竭力倡導佛教,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在這種情形下,吳哥王朝的都城按照須彌山的模式布局,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下通地軸,四角分別為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等四大部洲,每洲有一位佛,四大部洲之外是鹹海。這時的柬埔寨大興土木,前後花三十餘年的時間建造了吳哥窟(又稱吳哥寺或小吳哥),不少國王生前造神殿,死後作為陵墓。因此國都吳哥城內外200平方公里範圍裡,幾百年間建造了大小神殿和大型的佛雕像六百餘座。吳哥窟後因外人入侵被迫遷都金邊而荒廢在熱帶雨林。
 柬埔寨寺院多為金剛寶座式。一般在三層或五層台基上建造五座塔,中央一座大的是須彌山,四角各一小塔,是四大洲,它們形成寺山,寺山周邊有水池,象徵鹹海。其中最重要的是吳哥窟。吳哥窟的中央金剛寶座台基75公尺見方,正中的主塔高65公尺,四角略低,塔的輪廓線柔和、飽滿而富有生氣,有廊子和過廳把五座塔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田」字形的布局,縱橫兩條軸線鎖定了中央大塔的位置。金剛寶座塔有兩層寬闊的平台,上面一層南北寬100公尺,東西長115公尺;下面一層平台南北寬184公尺,東西長211公尺;兩層平台西側各有三座門和三道台階,它們之間由迴廊連綴成一個「田」字形布局。吳哥窟的台基和兩層平台總高達到65公尺,它的最周邊有一南北寬1,280公尺、東西長1,480公尺、水深80公尺的護城河,河水倒映金剛寶座塔和層層疊疊的廊子,宛如仙山樓宇浮現在鹹海中。
 吳哥窟裝飾浮雕豐富多彩,藝術水平很高,主要刻在廊壁、廊柱、門楣、欄杆、基座上。
 吳哥窟在中世紀的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紀念性建築形制是富有獨創性的,水平的從屬部分承托著高聳的主體建築,使得紀念物崇高而又穩重,其規模之大也是舉世罕見的。
 3.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佛教建築
 朝鮮半島和日本自古就同中國有親密的文化交流關係,尤其在唐朝盛世之際,這種影響最為顯著。他們的佛教建築和佛教建築群無論在平面布局、結構、造型、裝飾等方面均與中國有著相類似的特點。在後來的漫長歲月中,朝鮮半島和日本佛教建築也逐漸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
 (1)朝鮮半島的佛教建築
 七世紀,新羅國統一了整個朝鮮半島,並建都於慶州,佛教興盛起來,各地建造了許多佛寺。慶州附近吐含山上建成於統一新羅惠恭王十年(774)的佛國寺坐落在高高的台地上,有兩個並列院落都是圍廊式,東邊的院落正中是大雄殿,堂前左右有對塔,後沿正中是無說殿,山門在前沿正中,無說殿左右的轉角處分別有觀音殿和毗盧殿。這樣的建築平面布局與中國唐代佛寺相同。佛國寺的山門又叫紫霞門,立在高台的邊緣。高台分兩層用大塊毛石砌築壩牆,山門下面有兩個券洞以宣洩山洪,分別得名為青雲橋和白雲橋。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歇山式樣,斗栱很大,出檐寬闊,角柱生起,四面檐口呈完整的曲線狀,正脊也微微彎曲,形式風格同中國唐代建築極其相似。歇山式的鐘樓又叫泛影樓,同山門一樣雄健而飄灑,奕奕有精神。
 新羅時期(57 BCE~935)的一些石塔的建築形制也同中國唐代塔相似,方形、疊層、密檐。
 十世紀上半葉高麗國重新統一朝鮮半島並定都松嶽(今開城),國家大力提倡佛教,給僧侶以種種特權,一時間蕭寺梵塔遍布全國,尤其以金剛山地區為多。這時期的朝鮮佛教建築在中國晚唐、五代至北宋建築演變的影響下,漸趨端麗而略減豪放。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榮州的浮石寺無量壽殿。它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歇山頂,斗栱只有柱頭鋪作,五鋪作出雙抄,偷心造,全部柱子都是棱柱,四椽N都用月梁,角柱顯著生起,作法精緻而又柔和。
 (2)日本的佛教建築
 佛教在六世紀中葉傳到日本,到七世紀,中國的佛教建築技術經朝鮮傳入日本,開始按照朝鮮半島百濟國的建築模式建造佛寺。因此日本的佛教建築從用材、結構方式、造型、空間安排等方面都基本上是中國式的翻版。其中難波(今大阪)的四天王寺和奈良的法隆寺最顯著。
 四天王寺和法隆寺主體部分都是進了南大門之後的一個迴廊圍成的方形院子,南面迴廊正中是中門,院子裡有金堂和塔。四天王寺的塔和金堂前後排列在中軸線上,北面迴廊正中還有一座大講堂,講堂之後東、西為鼓樓和鐘樓。法隆寺的金堂和塔分別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講堂原來在北迴廊之外,鐘樓和經藏殿在其前側。這兩種建築布局方式叫「百濟式」。七世紀建造的奈良藥師寺也是面南,金堂在院落中央,前面東西側各有一對塔,講堂在北迴廊正中,這種建築布局後來叫「唐式」。「唐式」、「百濟式」均來自中國。
 法隆寺初建部分後來叫西院,主要建築有大門、中門、迴廊、金堂、五重塔、經藏殿、鐘樓、大講堂等,它們或歷經毀損後重建,或係增建,年代不一,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其中的法隆寺塔共有五層,底層至四層平面三間見方,第五層兩間,塔內的中心柱由地平面直貫寶頂,塔高30餘公尺,相輪高約9公尺,各層面闊不大,層高也小,但出檐很大。法隆寺塔彷彿就是幾層屋檐的重疊,形體顯得非常輕盈透剔、輕快俊逸,訴諸人以優雅的美感。
 日本早期佛寺建築除法隆寺之外,唐招提寺也非常著名。唐招提寺是由中國高僧鑑真和尚於奈良天平寶字三年(759)隨身帶著工匠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前檐有廊,正面開間由中央向兩側遞減並略顯主次,柱頭斗栱為六鋪作,雙抄單下昂,單栱,偷心造,栱眼壁與墊板均粉白,乳●(木+伏)與四椽●(木+伏)均用虹梁而不用棱柱,也不見生起與側腳,結構顯得特別清晰。唐招提寺金堂代表著中國唐代紀念性建築,雍容大方,端莊平和,為後世楷模。
 十世紀以後,日本的佛教建築隨著世俗生活化的變化,加之善用材質的秉性,逐漸形成其自身的民族特色,並顯示出製作工藝的高超水準,於是寢殿造的阿彌陀堂風靡一時。
 平安天喜元年(1053)建造的京都府平等院鳳凰堂是阿彌陀堂中的傑出作品,也是日本建築代表物之一。鳳凰堂採用典型寢殿造方式建構,其形制一正兩廂,以廊相連,三面環水,一面朝東。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歇山頂,四周有圍廊,正面五間,側面四間,因此而成腰檐,腰檐中央一間升高以突出正門,造成形體變化。正殿內部空間向後擴大,把後廊囊括進來,中央供奉阿彌陀佛,頂上有藻井,斗栱六鋪作,單栱,偷心造。兩翼廊子為兩層並展開四間,然後折而向前伸出兩間,前端是懸山式,在轉角的一間之上造有平座攢尖頂的樓,正殿之後向西連綴七間廊子。鳳凰堂的整個建築平面像一隻展翅的鳳鳥,因此而得名為鳳凰堂。鳳凰堂的建築設計思想是要在現實世界中仿造極樂淨土,所以其裝飾與色彩都極盡富麗堂皇。
 十三至十四世紀的日本佛教建築主要有「和式」(和樣建築)、「唐式」(禪宗樣)、「天竺式」(大佛樣)、「折衷式」等流派,這些流派一反阿彌陀堂式的富麗堂皇而趨向質素剛健,既反映出武士階層的粗豪性格,也顯示出平民生活艱辛。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中葉,因戰亂頻繁而導致佛教建築規模銳減,比較重要的建築僅有京都的金閣寺和銀閣寺。十六世紀末,日本重新得以統一,隨著建築文化再度高漲,佛教建築又一次繁榮起來,京都西本願寺、清水寺等宏壯華麗的建築應運而出。日本最後的一幢大型佛教建築是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重建於十八世紀,結構全用天竺式,壯健簡潔。
 4.其他國家的佛教建築
 佛教主要流行於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國家,西方國家則主要流行耶穌和伊斯蘭教,因此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佛教建築僅僅是一些佛教信徒捐資而建的禮佛場所,不是主導。
 在歐美國家,為了因應西方耶穌教文化,許多佛教教派將寺院改稱為「教會」,分區設立弘法機構,以現代化的方式與設備舉辦各類弘法活動,兼具商業社交與文化娛樂之功能。因此,西方佛教寺院之建築,多數配合既有之西洋建築而改造,或於大樓之中闢建佛堂、禪堂,注重的是現代弘法所需的功能與設備。少數具有傳統佛寺特色之建築,也都融合現代審美與建材之設計,於外觀與內部裝潢作局部之創新。
 (1)毆洲的佛教建築
 十九世紀時,由於歐美國家將許多亞洲國家納入殖民地的範圍,佛教因而傳入西方國家。二十世紀初,佛教以教會、協會等組織在西方逐漸發展,以研究佛學、出版刊物、演說講座等方式弘傳佛法,各宗各派法師也開始進駐,漸漸開始建寺。
 佛教宗派在歐洲各國之發展以藏傳佛教、禪宗、南傳上座部佛教最具影響力。始建於一九二四年的德國柏林佛教之家(Das Buddhistische Haus),是歐洲年代最早的佛教機構,建築屬於南傳佛教斯里蘭卡寺院風格,有山門、佛殿、圖書館、閉關房及佛教塑像;其山門仿桑奇佛塔塔門,頗具特色。英國蘇格蘭的噶舉派三昧耶林(Kagyu Samye Ling Monastery)始建於一九六七年,是歐洲最大、最早的藏傳佛教寺院。德國杜塞爾道夫的惠光寺(EKO-Haus der Japanischen Kultur),屬於日本淨土真宗,始建於一九八八年,是歐洲第一座日本寺院。該寺建築以日本東京淨土真宗本願寺為典範,有單檐歇山頂之大殿與典型日式枯山水庭園。
 一九九○年起,臺灣高雄佛光山寺星雲大師赴歐洲弘法,陸續於英國、德國、瑞士、法國、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等地成立國際佛光會並建設寺院,舉辦各種社教聯誼、文化藝術等多元化的弘法活動,受到當地社會的重視與肯定。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之佛光山荷華寺,是歐洲目前最大的中國傳統宮殿式寺院;有傳統山門,內設有玉佛殿、圓通寶殿、圖書館、禪堂、講堂、客堂、僧房、客房等樓房。其傳統宮殿式建築為當地獨樹一格的宗教風格,被當地建築協會甄選為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2)美洲的佛教建築
 隨著十九世紀中葉華人到美的淘金熱潮,佛教傳入了美國。十九世紀末日本的移民風,使得日本的日蓮宗、淨土真宗、臨濟宗、曹洞宗皆派出傳教士並建立寺院。到了一九五○年代,日本禪宗與日蓮正宗(創價學會)已成為美國佛教信仰之主流。中國大乘佛教也因華僑在夏威夷興建虛雲寺、檀華寺,逐漸傳入美國本土。六○年代後,藏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相繼在美國傳教建寺,發揮影響力。一九七八年,星雲大師在美籌建西來寺,歷時十年,是為西半球第一大寺,爾後在美洲陸續發展,今在加拿大、北美、中美、南美,共有三十餘座的大乘佛教寺院。
 在美洲,較具佛教建築特色之代表寺院有一九七二年由泰國僧王主持安基的洛杉磯泰國寺(Wat Thai of Los Angeles),為美國首座且最大的泰國佛教寺院;殿頂舖紅、綠琉璃瓦,人字披向前,山牆飾法輪浮雕,大殿入口處立兩尊巨大的護法神像。同位於洛杉磯的東本願寺,隸屬日本淨土真宗大谷派,廡殿頂的屋脊兩端飾有金色鴟尾。紐約的莊嚴寺有大佛殿、觀音殿、印光樓、千蓮台、太虛齋、鐘鼓樓、七寶池、和如紀念圖書館等建築。大佛殿高25.6公尺,採懸臂梁無支柱設計,可容納二千人左右。
 一九七四年,宣化法師於加州設立了萬佛城(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城內設有各種不同功能之建築,主要有萬佛寶殿、如來寺、大悲院、喜捨院、妙語堂、戒壇、圖書館、福居樓、君康素食館,另有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僧伽居士訓練班、體育館、消防局、游泳池等設施,共達七十餘座大型建築物,係一國際性多方位的佛教道場。一九八八年落成的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布局形似菩提葉,建築採左右對稱格局,中軸線上依序為山門、五聖殿、大雄寶殿、禪堂、懷恩堂,兩側有法堂、會堂(國際會議廳)、美術館等。山門為牌坊式,四柱三間,為西來寺明顯地標,正面上方橫書「佛光山西來寺」,為星雲大師所題;背面書「佛日增輝」、「四弘誓願」,四柱書「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九九三年紐約州錫蘭寺(New York Buddhist Vihara)仿照西元前三世紀摩哂陀與僧伽蜜多抵達錫蘭(今斯里蘭卡)所駐之行館而創建。單棟雙層之外觀,屋頂嵌有七朵彩色玻璃蓮花,採自然光,其上矗立三座白塔,象徵佛法僧三寶。一九九五年落成的紐約州噶瑪三乘法輪中心(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 Monastery),為美國東岸最大寺院之一;有大殿、放生池、舍利塔、圖書館、個人關房等;外觀以絳紅、白色為對比,展現藏傳建築之特色。二○○三年完工的巴西聖保羅佛光山如來寺,為南美最大佛寺,建築風格與北美佛光山西來寺一致。
 (3)大洋洲及非洲的佛教建築
 十九世紀澳大利亞建國早期已有亞洲人將佛教帶入,然僅局限在華裔族群,並未傳揚開來。一九八○年代,隨著亞洲移民人口的增加,建寺弘法活動蓬勃,各宗派始有一席之地,使得佛教成為澳洲發展最快的宗教。一九九二年,臺灣高雄佛光山寺在臥龍崗市的全力支持下,啟建南天寺,是為南半球第一大寺;並快速發展,在雪梨、布里斯本、墨爾本、西澳建立十餘座大乘佛教寺院。
 佛光山南天寺依山而建,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頂覆黃色琉璃瓦;建築群之配置東、西對稱,相連成一四合院。紐西蘭南島佛光山建於一九九二年,為紐西蘭南島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建築外觀設計的創意來自於中國龍門石窟,將佛、菩薩像安置在建築的外牆上,融合了東方藝術與西方建築的文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建於一九九六年,是紐西蘭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於一九九○年的雪梨福慧寺,主要建築有山門、大殿、祖師堂、七層塔、智慧鐘塔及西方三聖殿等。
 非洲佛教的真正開展,始於一九九二年佛光山在南非興建佛光山南華寺,面對種種困難,依然在開普敦、布魯芳登、德本等地建立近十所寺院道場,並開辦非洲佛學院,福澤當地。佛光山南華寺為非洲第一座佛教寺院,屬中國宮殿式建築,建築主要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及普賢殿、信徒會館等。
 隨著佛教的國際化,在西方的佛教信徒日益增多,傳統佛教寺院建築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日漸受到重視,具有心靈啟迪、社會教化、文化交流等重要價值。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