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六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330
合川淶灘石窟第3號達摩、須菩提及彌勒大士像
合川淶灘石窟第3號達摩、須菩提及彌勒大士像
南宋(1127~1279)

達摩高2.73公尺 須菩提高3.1公尺 彌勒高2.9公尺
重慶合川
 
合川淶灘石窟第8號羅漢群像(局部)
合川淶灘石窟第8號羅漢群像(局部)
 

合川淶灘石窟
he chuan lai tan shi ku

位於重慶市合川縣東北約45公里鷲峰山上的二佛寺大殿內,是中國現存唯一以《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為主要內容的南宋(1127~1279)禪宗石窟。二佛寺原名鷲峰寺,據現存碑記可知,唐僖宗(873~888在位)時已建寺。據殿內南崖造像五則題記,表明南宋淳熙(1174~1189)至嘉泰(1201~1204)年間造像正在鑿造中。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像通編四十二號,分布在殿內的北、南、西面的崖壁上,計一千六百七十三尊,兼有浮雕和圓雕,依崖面和題材互為照應,主次分明。該殿建有三層樓閣,可逐層登樓觀像。
 據造像與《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五燈會元》、《叢林清規》、《水陸儀軌》,及僅有的四則尊像題記對照推測,三崖造像題材布局,北崖是以釋迦牟尼佛說法圖為主。西崖據「造六祖大師」題記,可知以六祖惠能大師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為主造像。南崖題記「達摩、須菩提、彌勒大士」,可知應是以聖僧及祖師公案為主,整壁造像突出達摩、須菩提、彌勒大士。須菩提居中,雙手合十端立,隆鼻高額,雙耳飾環,著袈裟,持竹杖,杖頭倚右肩。達摩居右,頭戴風帽,著通肩廣袖袈裟,籠袖,跣足站立。彌勒居左,袒胸露腹,體型壯碩,左肩扛一大布袋。三像身側均有題記。三壁造像各具特定的主題和內容,但又彼此有聯繫。
 淶灘摩崖造像是禪宗造像最集中的一處,特別是西崖第15號造於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的佛和禪宗六代祖師像,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其雕刻乃屬南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