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一 卷 別:人物
頁 碼:19/1_374
饒宗頤(1917~)
饒宗頤(1917~)
 

饒宗頤
rao zong yi

字伯濂、伯子、固庵等,號選堂。生於一九一七年。考古學家、文學家、教育家和書畫家。廣東潮州人,現居香港。知識淵博,於史學、文學、哲學、語言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宗教學、敦煌學、藝術史、詩詞等均有涉獵。對敦煌學、佛學、原始道教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先後任職於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新加坡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國索那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等。一九六二年獲法國漢學儒蓮獎。著有《敦煌曲》、《敦煌白畫》等及《法門寺有關史事的幾件遺物》、《從法門寺論韓愈之排佛事件》等多篇專論。
 書畫造詣亦深,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獵。擅篆隸行草。佛教繪畫傳世作品有蒲甘(Bagan)佛塔、不動明王、達摩面壁等。
 與佛教因緣甚深,從小恭讀佛經,十四、五歲隨父親研究東晉(317~420)法顯大師《佛國記》疏證。曾用苦行的心態書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於香港大學博物館展覽展出後,二○○五年摹刻於大嶼山山昂坪寶蓮禪寺旁的鳳凰山麓;整篇《心經》分別刻於三十八根8~10公尺高的木樁上,木樁的高度和位置依山勢排列,與自然地貌融為一體,取其類似竹簡,名為「心經簡林」。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葉恭綽, 李公麟, 仇英, 陳洪綬, 金農, 鄧石如, 寶蓮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