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燈 |
|
 |
三具足 |
|
 |
五具足 |
|
 |
七政寶 |
|
 |
八吉祥 |
|
 |
瓶 |
|
 |
壺 |
|
 |
香爐 |
|
 |
朵瑪 |
|
 |
供桌 |
|
|
佛教法器舉要二
(二)供佛器 1. 燈 燈明,泛指佛前供養或室內照明時所用之燈火。諸經典云,在佛塔、佛像及經卷前燃燈能獲大功德。燈明可破闇為明,故佛經中常將法、智慧比喻為燈。 2. 三具足 佛前之供養器具,包括香爐、花瓶和燭台。 3. 五具足 佛前之供養器具,包括花瓶、燭台各一對和香爐一只,合稱為五具足。 4. 七政寶 轉輪聖王所擁有之七種寶,分別為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與主兵臣寶。 5. 八吉祥 藏傳佛教象徵吉祥、圓滿、好運的八種圖像,即法輪、華蓋、勝利幢、法螺、蓮花、寶瓶、雙魚和吉祥結。 6. 瓶 乃陶瓷器,或為金屬所製之容器。有二種意涵: 一、係盛五穀、香水等,供養佛、菩薩時所用。又因瓶常用以貯存財寶,可應他人之願,而使其滿足,故稱德瓶、如意瓶、滿瓶等。二、為比丘常隨身攜帶十八物之一,梵語音譯軍持。即盛水之容器。又稱水瓶、澡瓶。有淨、觸二種,淨瓶之水,供飲用;觸瓶之水,以洗觸手。 7. 壺 聖水容器。藏傳佛教之灌頂器皿,亦稱為奔巴壺。 8. 香爐 又稱火爐、薰爐。焚香器皿,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為佛前與佛壇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有柄之香爐,則稱為柄香爐。 9. 朵瑪 朵瑪又稱巴苓或八苓,是藏傳佛教佛前供具之一。原以麵、酥油花等製作,為保存長久,遂用琺瑯、銅、瓷等不同的質地作為材料。 10. 供桌 佛堂內用具。安置在壇前之大桌,其上供奉花、爐及燈燭等。材質、大小和形狀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