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5/1_322
|
吐峪溝石窟外景 新疆鄯善 |
|
|
吐峪溝石窟外景 |
|
|
吐峪溝石窟
tu yu gou shi ku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鄯善縣高昌故城東北約15公里處,即唐(618~907)《西州圖經》中的丁谷窟。約開鑿於四世紀,為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地區最早的石窟群,一直延用到九世紀以後的回鶻時期(9世紀中葉~1209)。現存編號洞窟共四十六個,主要鑿於火焰山東段吐峪溝谷內東西兩岸,第1~24窟在溝西,第25窟在後溝半山腰,第26~46窟在溝東。現存洞窟形制主要有方形窟、中心柱窟、縱券頂長方形窟三種,其中第1、2、12、20、22、38、40、41、42、44窟存有壁畫。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期洞窟主要是禮拜窟、禪窟、僧房窟等。最早開鑿的年代大約東晉(317~420)設高昌郡之前以及高昌郡時期(327~460)。洞窟形制以方形窟為主,代表洞窟有第40、41、44窟。第42窟則是帶小禪室的縱長方形窟。此期壁畫題材主要有佛說法圖、千佛像,在滿壁千佛中間插繪一幅一佛二菩薩說法圖;還有比丘禪觀圖和本生故事、因緣故事、裝飾圖案等,並有墨書漢文榜題。繪畫風格受龜茲佛教藝術甚至犍陀羅藝術的影響,色彩厚重濃豔,以赭紅為底,用凹凸畫法勾染結構。人物造型雄健挺拔,具有立體感。此期描繪的比丘禪觀圖反映了高昌地區早期佛教盛行苦行禪修之風。 約在四九九年,麴氏高昌國(499~640)建立,吐峪溝石窟成為王室寺院。第38窟是麴氏王國早期洞窟遺存,第1、2窟和12、20窟則是麴氏王國中晚期,也就是六至七世紀的洞窟。這一時期由於王室的財力支援,吐峪溝石窟受到龜茲石窟的影響,出現了大批大型中心柱式洞窟。前期反映原始佛教忍辱犧牲累世修行思想的本生故事多半消失,頂部一般流行仿木構平棊圖案,常見的壁畫題材有說法圖和千佛。菩薩面相豐圓,體態端莊,身軀扭曲度不大,造型健美,反映出大乘佛教的影響。受龜茲石窟的影響,色彩以石青、石綠等組成的冷色為主調。禪窟在承襲前期形制和壁畫布局基礎上,往生無量壽佛國、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成為禪觀的重要內容。 吐峪溝石窟歷經兩百多年的繁榮,在七世紀後逐漸衰落。高昌地區佛教中心移到柏孜克里克石窟,但在西元九世紀以後,回鶻人曾在這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維修,如第38窟左甬道的彩繪,以及第22窟的供養人像,當是九世紀以後回鶻王朝時期的壁畫遺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