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七條刺納袈裟 唐代(618~907)
 麻
 長260公分 寬132公分
 日本滋賀大津 延曆寺藏
 
 |  
                      |  |  | 七條刺納袈裟袈裟,集碎布納成制衣,為佛陀規定僧伽盡形壽必須受持的衣物。刺納有不正壞色衣、縫補之意。此衣原為中國天台九祖荊溪大師湛然所用,後由日本天台最澄大師傳承並帶回日本,於延曆寺相傳至今。一九六六年指定為日本國寶。qi tiao ci na jia sha
七條係指七條細長幅布綴合成一片袈裟。此袈裟為麻織品,以焦茶色為地,紅、淡青、茶、白各色麻布碎段重重縫綴成田相。間縫處以紫色碎片綴補,並以淡青色麻細布施以刺子縫,橫堤、豎條及緣則以焦茶色後補,色彩斑駁。單色線作經線,諸色線為緯線,織成後呈染色斑,猶如樹皮。
 袈裟背面為淡茶色,四周設緣,上緣繡「荊溪和尚納」,右下緣為「荊溪和尚納鎮佛隴供養」字樣。正反面搭配正方形帖處設有絹紐,鉤則為古式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