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傳圖 三世紀上半葉 砂岩 高65公分 印度北方邦秣菟羅傑馬勒布爾出土 印度北方邦 勒克瑙邦立博物館藏 |
|
|
佛傳圖
fo zhuan tu
印度北方邦秣菟羅傑馬勒布爾(Jamalpur, Mathura, Uttar Pradesh)出土。畫面左側破損處可能為原浮雕石板的中央部分。主要畫面分上下兩層,上層從右至左當為表現佛傳故事,下層則為過去七佛像。 上層右端是四匹馬與太陽神蘇利耶,蘇利耶著遊牧民族王者裝束,有學者認為此圖意喻悉達多太子降誕。其旁太子施觸地印,為降魔成道,其左側二魔女搔首弄姿,右側陰謀失敗的魔王蹲踞沉思。往畫面左側是初轉法輪,佛趺坐,右手觸法輪,法輪旁刻五比丘。最後表現帝釋窟說法圖,佛於窟內趺坐冥想,窟外戴寶冠的帝釋天與三天神合掌禮拜,背後雕大象。石板上沿列拱形龕,龕內雕供養人半身像,圖最左端為敷巾冠飾,象徵未成佛的釋迦菩薩。 下層右起依次為遊牧民族裝束的立像、戴寶冠合掌的交腳坐像,彌勒菩薩及釋迦菩薩,其他應為過去七佛,現僅存兩尊,尊像間以立柱隔開。彌勒菩薩戴寶冠,左手持水瓶。釋迦菩薩戴敷巾冠飾,施禪定印。 圖中佛陀頭頂均為接近螺髮的波浪式卷髮,厚重的通肩大衣,以平行線條表現的衣褶等,均顯示出貴霜王朝(約1〜3世紀)後期的造像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