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4/4_1490
|
佛殿類型舉要
佛教發源於印度,早期佛教建築形制主要是窣堵波和僧院,寺院形制是以供奉佛骨和遺物的舍利塔為中心,四周建房舍,且均係磚石結構。阿育王時代將佛教傳播至全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中亞、南亞、東亞和東南亞等地,隨之帶動佛教建築的興建;其中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地大都為塔寺類型,不在此述。 佛教傳到中國後,演化成以供奉佛像之殿堂為中心,結合中國木構建築的特殊性,發展出宮殿、樓閣的建築造型。宮殿、樓閣建築盛傳於日、韓及東南亞部分地區,及至今日已成為東方佛教建築之一大特色。 另外如藏式、傣式、泰國佛殿等也自成一格,蔚為佛國景觀之標幟。以下就常見佛殿類型作一歸類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