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 卷 別:雕塑
頁 碼:12/3_909
茸長寺遺址磨崖佛坐像
茸長寺遺址磨崖佛坐像
統一新羅時期(668~935)

高162公分
韓國慶尚北道慶州
 

茸長寺遺址磨崖佛坐像
rong chang si yi zhi mo ya fo zuo xiang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內南面茸長里茸長寺遺址。該像刻於離地不高的岩石上,有背光和台座。背光由兩條陰刻線刻劃出頭光和身光。台座刻有仰蓮花紋,中央蓮花紋最大,其左右兩旁蓮花向著中央。一九八七年指定為韓國寶物第913號。
 佛螺髮,肉髻不明顯,眼睛微張,眉彎如半月形,皆用陰刻呈現。鼻子較大,嘴巴緊閉,雙唇豐厚,下巴鏤刻呈雙層。兩頰鼓起,嘴角深陷,呈微笑狀。脖子三道紋較淺短,肩膀較圓,強而有力。袈裟皺褶平行密集,與九世紀已形式化的衣紋相比較為流暢。右手指尖向下置於膝上,作降魔觸地印,左手置於腹前。
 佛充滿活力的形象與乾淨利落的浮雕技法,可說是八世紀中葉純熟寫實佛像之代表。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