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建築
頁 碼:3/3_984
棒托寺
棒托寺
四川壤塘
 
棒托寺石經版
棒托寺石經版
 

棒托寺
bang tuo si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茸木達鄉,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始建於元代(1271~1368)。寺中現存塔群及石刻藏經。塔群規模龐大,在歷史上曾與西藏的降扎寺、甘孜色達寺塔群齊名,並稱為藏區三大塔群。石刻藏文經書書目眾多,為藏區所罕見。二○○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占地面積約1公頃,有喇嘛塔三十九座,分別為明(1368~1644)清(1644~1911)及以後所修建,均為窣堵波式。塔基正方形,塔身覆鉢式,塔內中空,供有無量壽佛、佛母、綠度母、白度母、蓮花生等塑像及佛教壁畫。其中以「神變塔」為其代表性建築,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通高42公尺,塔基邊長21.5公尺,塔內有大量佛教經變故事畫。
 石刻藏經主要集中在塔群中部,按經文順序整齊堆放於長16.6公尺,寬8公尺,高5.8公尺範圍內,用不規則片石在正反兩面刻上經文或佛像,共約十萬餘片。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