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睡圖 軸 元代(1271~1368) 紙本水墨 高77.8公分 寬34.3公分 日本東京台東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
|
|
四睡圖
si shui tu
描繪豐干、寒山、拾得與一虎,四者酣睡的畫面。四睡題贊散見於南宋(1127~1279)祖師語錄,如《樵隱和尚語錄》卷下:「人虎為群,是何火伴,心面不同,夢想變亂,風撼松門春色晚。」《禪宗雜毒海》卷一:「豐干拾得寒山子,靠倒無毛老大蟲,合火鬥頭同做夢,不知明月上高峰。」《佛鑑禪師語錄》卷五:「善者未必善,惡者未必惡,彼此不忘懷,如何睡得著?惡者難為善,善者難為惡,老虎既忘機,如何睡不著?」此圖上有平石如砥、夢堂曇噩、華國子文之題贊。據題贊者卒年,推測此作繪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以前。一九八二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此圖以細緻柔軟的墨線勾勒,並略施淡墨渲染,淡毫輕墨,遒勁圓轉,超然絕俗。人物背景以樹木、岩石、流水、湧雲相襯,其構圖較為複雜,留白較少,細部描繪纖細,稍欠簡潔,可能是畫僧所繪,而非業餘的即興作品。 宋代(960~1279)繪畫,有院體畫、文人畫與禪宗繪畫等類,均各具特色,涇渭分明。然元代(1271~1368)以後,諸派開始混合借用,出現了一批多種風格融為一體的作品。此圖即是利用文人畫式的白描技法來表現禪宗題材,反映元代繪畫融合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