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主室南壁阿難、末田地及商那和修像(右起) 唐代(618~907) 石 高約1.8公尺 河南洛陽 |
|
|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主室南壁 |
|
|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主室南壁彌遮迦及佛陀難提像 |
|
|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主室北壁優婆掘及須婆蜜多像 |
|
|
龍門石窟第2194窟看經寺羅漢像
long men shi ku di 2194 ku kan jing si luo han xiang
位於主室正壁(東壁)和南北兩壁之下部。正壁有十一身、南北兩壁各九身,計二十九身羅漢,大小相當,均高1.8公尺左右。推測為《歷代法寶記》、《付法藏因緣傳》等經典中所載的西土二十九祖。 羅漢像呈帶狀排列,皆著雙領下垂式袈裟或袒右袈裟。南壁西起第一身像頭部及身軀被盜鑿,但可見其雙手持一朵蓮花。第二身像為一青年比丘,面容清秀,雙手於胸前持一莖,蓮花下垂。此二像可能為迦葉與阿難。其後第三身為一清瘦的老年比丘,背部微駝,左手握錫杖,右手持念珠,當為末田地。第四身為一中年比丘,右手於胸前持一物,左手下垂握衣角,當為商那和修。第五身像頭部殘損,左手托一匣,當為優波毱多。第六身像為一老年比丘,雙手於胸前持念珠,當為提多迦。第七身雙手於胸前交握,回首與其後一拱手的老年比丘交談,當為彌遮迦與佛陀難提。其後第九身像風化嚴重,可能為伏馱蜜多。 東壁南起第一身比丘左手托寶珠,右手持巾,當為脇比丘。第二身雙手交握於胸前,當為富那夜奢。第三身雙手於胸前,左手持衣角,當為馬鳴。其後兩身比丘均雙手交握於胸前,當為迦毗摩羅與龍樹。第六身左手握巾,右手持念珠,當為迦那提婆。其後比丘手握錫杖,回首與第八身比丘交談。第八身比丘昂首前視,左手攤開,當為羅●(目+侯)O羅與僧迦難提。其後伽耶舍多雙手持香爐、鳩摩羅多左手撫胸,回首與雙手托經函的闍夜多交談。 北壁東起第一身雙手撫摸寶珠。第二身一手置於胸前,一手握袈裟,二像均回頭,看向第三身拱手老年比丘,當為婆修盤頭、摩拏羅、鶴勒那。其後一身比丘,圓臉側身而立,當為師子比丘。第五身比丘兩手分持匣、珠,為舍那婆斯。第六身比丘袒右肩,拱手而立,當為優婆掘。第七身一手撫胸,一手下垂提淨瓶,當為須婆蜜多。第八身左手持匣,為僧伽羅義。第九身比丘偏袒右肩,手持匣,當為菩提達摩。 此二十九身羅漢於統一中富有變化,面貌、表情、動態皆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堪稱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群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