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0/1_290
北涼造像塔
北涼造像塔
北涼(397~439)
花崗岩
高60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出土
甘肅 敦煌市博物館藏
 

北涼造像塔
bei liang zao xiang ta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出土。此類石塔現存十四座,發現多造於四二六至四三六年間今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吐魯番一帶。十六國時期(303~439)該區屬北涼(397~439)統轄,故學界稱此類石塔為「北涼石塔」。北涼石塔為中國早期佛教藝術題材之一,所存的遺例,反映出河西地區佛教造像塔之特徵。
 該塔分相輪、平頭、塔身和塔基。相輪現存三重。平頭周刻十二個「凸」形圖案。塔身二層,上層覆鉢形塔身有八個尖拱形龕,龕內各浮雕造像,分別有七尊坐佛和一尊菩薩像;七佛象徵過去和現在一切諸佛,菩薩則代表未來佛的彌勒菩薩,意指過去、現在、未來,均有諸佛來教化眾生。下層圓柱塔身刻有發願文及《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字體勁健,為典型北朝(386~581)書體風格。
 塔基八面刻天人像,均帶頭光,披帔帛,其中有著武士裝束,持三叉戟。八卦符號刻於每面上端,得知中國早期佛教是依附傳統文化而進行傳播。
博物館資料:網址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