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1_168
|
仁和寺金堂 日本京都右京 |
|
|
仁和寺金堂內部 |
|
|
仁和寺
ren he si
位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始建於平安仁和二年(886),光孝天皇(884~887在位)為祈願國家安泰而興建,未及完成光孝天皇便已駕崩,由即位的宇多天皇(887~897在位)繼承遺志;仁和四年迎請空海的弟子真然為導師,舉行落成大典,並取創建時的年號「仁和」作為寺名。昌泰二年(899)宇多天皇出家,成為日本史上首位法皇。 宇多法皇出家後駐錫該寺,延喜四年(904)在寺內建立僧房,敬稱為御室,故該寺又稱御室御所。宇多法皇任第一代住持,此後歷代迎請出家法親王主持該寺。平安時代(794~1185)中期至鎌倉時代(1185~1333)初期最為興隆,成為皇族出家最早駐錫的門跡寺院,直至明治時代(1868~1912)不斷有皇子、皇孫入寺住持。十五世紀因應仁之亂(1467~1477)數百間堂舍燒毀,現存建築幾乎是後來重建。一九九四年隨古京都的歷史遺蹟整體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該寺建築主要有金堂、宸殿、五重塔、觀音堂、二王門、御影堂、飛濤亭等,其中金堂於一九五三年指定為日本國寶。金堂建於桃山慶長十八年(1613),由皇宮紫宸殿遺構移築改建,具平安時代寢殿造形式。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頂鋪筒板瓦。堂內梁架為徹上明造。外表飾細格吊窗、板窗和隔扇拉門,以及嵌鑲透雕金屬飾物,散發濃厚的宮殿氣息,具有平安王朝風雅的文化特色。宸殿於大正三年(1914)竣工,為平安時代之寢殿造,兼有鎌倉至室町(1392~1573)時代書院造之特點。御影堂建於江戶寬永十八年(1641),平面呈方形,邊長約10公尺,頂鋪檜皮,內供奉弘法大師像。 寺中有阿彌陀佛及脇侍像、藥師佛坐像及孔雀明王像畫作,現皆為日本國寶。另有悉達多太子像,現為日本重要文化財。阿彌陀佛及脇侍像,乃宇多天皇為追薦亡父光孝天皇所雕造;藥師佛坐像,為平安時代後期雕刻師圓勢、長圓父子所雕造;孔雀明王像,乃依據唐代(618~907)不空譯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經》繪製;悉達多太子像,為院派雕刻師院智所雕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