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五 卷 別:建築
頁 碼:4/4_1297
樓蘭故城遺址
樓蘭故城遺址
新疆若羌
 
樓蘭故城佛塔遺蹟
樓蘭故城佛塔遺蹟
 

樓蘭故城佛教遺址
lou lan gu cheng fo jiao yi zhi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孔雀河下游,羅布泊(已乾涸)西北樓蘭故城。該地是西出陽關的第一站,地當中西陸路交通要衝。據《史記》載,樓蘭建國至少在西元前二世紀,張騫於西漢元朔三年(126 BCE)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呈給漢武帝(141~87 BCE在位)的奏章中云﹕「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羅布泊)。」西漢元鳳四年(77 BCE)改稱鄯善國。另據出土的漢文資料有關樓蘭的記載最晚為「前涼建興十八年」(前涼建興七年後即改元,建興十八年應是太元七年(330)),推測樓蘭城遺存主要在東漢(25~220)至晉(265~420)時期。一九○○年維吾爾族嚮導奧爾迪克發現該遺址,此後瑞典、英、日等國探險家、地理學家,先後多次進入樓蘭進行考察挖掘,帶走大量文物。一九八八年隨樓蘭故城遺址整體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樓蘭佛教傳入及其發展情況,史籍很少記載。東晉(317~420)《法顯傳》載:「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諸國俗人及沙門盡行天竺法,但有精粗。」
 故城略近方形,城牆多已荒廢。城內有一條古河道,將城址劃分為西南區和東北區。最主要的一處建築是位於古河道南的「三間房」,推測為官署遺址。東北區現存佛塔一座,殘高10.4公尺,為遺址中最高之建築。塔基呈方形,夯土築,南北長約19.5公尺,東西寬約18公尺;塔身為圓柱形,土坯砌成,並夾以紅柳,外表風化嚴重。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