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七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545
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間像
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間像
十一至十二世紀

高約71.3公分
緬甸曼德勒省蒲甘出土
緬甸曼德勒 蒲甘考古博物館藏
 

佛陀自忉利天返人間像
fo tuo zi dao li tian fan ren jian xiang

緬甸曼德勒省蒲甘(Bagan, Mandalay)出土。此作品造於蒲甘王朝(約849~1287),刻劃佛陀至忉利天宮,為生母摩耶夫人宣講佛法三個月,其後帝釋天化現金、銀、琉璃三道寶階,護送佛陀返回人間的情景,為南傳佛教美術常見的題材。
 佛陀立於正中仰覆蓮台上,頭微俯,身姿略呈三屈式,左手置左肩前,後方之格線意喻寶階。三面梵天立於佛陀左側,戴高塔形寶冠,手執傘蓋。帝釋天立於佛陀右側,寶冠高聳尖細,雙手捧鉢。帝釋天跟前有一人跪地合掌,以恭迎王者的禮儀迎接佛陀,推測為造像功德主。
 此造像以簡樸生動的技法,雕刻出人物的形象,佛陀之袈裟下襬、蓮台和梵天、帝釋天之寶冠稍有修飾,其餘如佛陀之螺髮及背屏,梵天、帝釋天及功德主之衣紋等細部雕飾皆予省略。梵天及帝釋天作為佛陀的脇侍,二者身軀明顯比主尊矮小,為波羅王朝(Pala,約8~12世紀)的造像特色。
博物館資料:網址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