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繪畫
頁 碼:16/3_884
達摩面壁圖
達摩面壁圖

清康熙四年(1665)
釋石谿(1612~約1692)
紙本設色
高21.3公分 長74.3公分
日本京都左京 泉屋博古館藏
 
達摩面壁圖(局部)
達摩面壁圖(局部)
 

達摩面壁圖 釋石谿
da mo mian bi tu shi shi xi

畫上鈐「石谿」、「歸來草堂」、「綠溪山莊收藏之印」,以及「香水唐氏」、「無為庵主人真賞」、「唐作梅」、「北枝生」等鑑藏印。另附有石谿自題及龔賢等人長跋。
 石谿,中國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俗姓劉,字介丘,法名大杲,號髡殘、石禿等。出家為僧後遊歷諸方。其畫構景豐富繁密,用筆蒼勁渾厚,墨色或重濁,或清潤,率意自然,有「粗服亂頭」之稱。石谿晚年住南京幽棲山祖堂寺,並於該寺附近結廬幽居,此幅達摩面壁或為其當時的內心寫照。
 面壁的達摩相,就文獻的著錄,雖依《傳法正宗記》所稱:「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唯面壁默坐,眾皆不測其然,俗輒以為壁觀婆羅門僧。」然壁觀之義,《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云:「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圖中深山大壑,林木蓊鬱,雲霧掩映,達摩長髮密鬚,面壁端坐。山石林壑粗筆濃墨交加點苔,墨色濃淡分明。畫中人與景,彷彿瞬間凝住,留下的盡是無限禪意。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釋石谿, 少林寺, 釋髡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