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8/4_1362
 |
莫高窟第435窟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435窟
mo gao ku di 435 ku
位於南區。開鑿於北魏(386~534)晚期,五代(907~960)重修,為中心塔柱窟,雖然東壁與窟門大部分已被毀,但是整體基本保存完好。前部為人字披頂,東、西披椽間各畫蓮花飛天十方,後部為平頂,畫斗四蓮花平棊圖案十一方。 中心塔柱東向面開一圓券形大龕,龕楣上畫忍冬、化生,龍首龕梁,龕內為一說法佛倚坐像,波浪紋髮,著袈裟。龕內舉身光兩側畫供養菩薩各二身。龕外兩側塑力士二身,下身著長裙,一手叉腰一手舉於胸前,帔帛於腹前交叉、蹙眉怒目,威嚴護法。龕楣上方殘存影塑禪定佛、二脇侍菩薩、二飛天、三供養菩薩。龕下塔座畫供養比丘、供養人、藥叉。 南、西、北向面上下開雙層龕。上層為闕形龕,內塑交腳菩薩或禪定佛,龕外兩側各塑一脇侍菩薩。下層為圓券龕,內為禪定佛像或苦修像,龕外兩側塑二脇侍菩薩,龕內左右畫二供養菩薩,龕外兩側畫飛天、化生。塔座三面各畫藥叉二身。中心柱四面上端原有影塑現存極少。 四壁上沿有天宮伎樂環繞全窟,天宮建築以西域圓拱形與中原屋形相間。西壁上段畫千佛,正中為白衣佛說法圖一鋪,最下段畫藥叉十一身。南壁後部上段畫千佛,前部上段畫說法圖一鋪,現已殘損,下段畫藥叉一排。北壁後部上段畫千佛,前部上段畫說法圖一鋪,下段畫藥叉一排。東壁門北存千佛一部分,下段存藥叉三身。窟內下部環繞四周的藥叉,奏樂舞蹈於山川之間,富有動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