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73
大足石門山石窟第9龕訶利帝母龕像
大足石門山石窟第9龕訶利帝母龕像
南宋(1127~1279)

訶利帝母高1.5公尺
重慶大足
 

大足石門山石窟
da zu shi men shan shi ku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東南20公里處,分布在石門山和陳家岩兩地。山上原有寺院名聖府洞。石門山造像雕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1151),計十三窟龕,造像四百餘尊。第1~6窟龕及第12、13窟龕皆有題記詳細地記錄開龕造像的年代。造像內容包括佛、道兩教,淳熙九年(1182)鄧檉書《石門洞碑》稱「像無定刻,或仙或釋,或諸鬼神,千百變見,混為一區。」佛教造像有藥師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孔雀明王、訶利帝母等內容。道教造像有第2龕玉皇大帝、第7龕獨腳五通大帝、第10窟三皇洞等。
 第1龕主像為藥師佛,佛左側為地藏菩薩,右側為觀音菩薩。龕左右二壁各立一菩薩,菩薩外側各為一供養人像。龕左門柱外壁上有一題記,可知此龕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所造。第3龕釋迦牟尼佛與香花菩薩龕,紹聖三年(1096)造;正壁為一佛二弟子像,左右二壁立一香花菩薩像。
 第4龕水月觀音龕,紹聖元年造,主像觀音採隨意坐姿坐於山石座上。第5龕開鑿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是石門山唯一的清代(1644~1911)佛龕,主像為阿彌陀佛。第6窟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鑿,內刻西方三聖及十觀音像。
 第8窟為孔雀明王窟,窟內主像佛母大孔雀明王與中心柱合而為一,正壁和左右兩壁皆有多層造像,內容豐富,場面宏大。第9龕為平頂龕,正壁中刻主像訶利帝母(鬼子母)倚坐於寶宣台上,鳳冠霞帔,右手拉住膝前一童子。主像左右兩側分別有一乳娘和一保姆,三者中間還有多尊幼兒像。造像精美,頗富生活氣息,衣冠服飾亦具地方特色。
 陳家岩位於石門山以東約1.5公里的小山頂上,現存佛教造像二窟龕。第1窟為圓覺洞,主像為三身佛,三身佛的左側為文殊,右側是普賢。洞窟左右兩壁前各刻五位圓覺菩薩,與文殊、普賢共為十二圓覺菩薩。第2龕主像為賢劫七佛,中央佛像兩側立有迦葉和阿難像。龕左右兩壁前分別有文殊和普賢坐像。正壁和側壁刻滿千佛。此窟造像風化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