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708
曼荼羅圖
曼荼羅圖
唐(618~907)至五代(907~960)
絹本設色
高40公分 寬37.6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曼荼羅圖
man tu luo tu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九世紀下半葉至十世紀上半葉。繪製於帶有光澤無底色平織絹布上。此曼荼羅圖中央圓圈內左下繪一婦人、一童子跪地合掌,二人頂上有雲氣升起;右上繪一尊明王,逆髮,左手似舉金剛杵,二腳分踏蓮台,左腳稍弓起。
 中央圓圈外套一方框,其間以右繞方向由外而內書寫《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之陀羅尼,圓圈外四角各書一「唵」字。方框之外呈四重圍繞,構成曼荼羅圖相,框內繪有尊像、印相、法器; 四城門均繪七佛首,其上為一雙結印之手。另外,在圖第三圈壇城左上角可見訶利帝母及其子,環繞身旁。此曼荼羅圖大體屬於三昧耶曼荼羅的形式。
 此陀羅尼最早出現於七世紀末佛陀波利譯出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又稱尊勝經,此經有多種譯本,敦煌文書中亦留存不少手抄本。佛頂尊勝,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五佛頂之一。佛頂尊勝陀羅尼即說佛頂尊勝之功德,由八十七句組成,古來有諸多靈驗。禪宗亦用之。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