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銀鎏金狩獵紋小壺 奈良時代(710~794)
 銀
 通高4.4公分
 日本奈良東大寺金堂出土
 日本奈良 東大寺藏
 
 |  
                      |  |  
                      |  |  
                      | 水晶盒 水晶
 通高2公分
 
 |  
                      |  |  
                      |  |  
                      | 瑞花六花鏡 白銅
 直徑9.2公分
 
 |  
                      |  |  
                      |  |  
                      | 琉璃玉珠串 琉璃
 
 |  
                      |  |  
                      |  |  
                      | 銀鎏金蟬形鎖子 銀
 長8.1公分
 
 |  
                      |  |  
                      |  |  
                      | 銀鎏金蟬形鎖子底座 銀
 
 |  
                      |  |  | 鎮壇具一九○七至一九○八年日本奈良東大寺金堂出土。出土位置約於盧舍那佛坐像台座,地下45公分處。鎮壇具為建造堂塔時,穩固建築物與祭祀地神而埋藏之供養物。此具製於八世紀,推測係盧舍那佛像鑄造完成後、金堂竣工前納藏於地底,內容包括珍珠、水晶、琥珀等七寶,大刀、銅鏡、銀製鎏金壺或漆皮箱等,數量繁多。該具與奈良興福寺鎮壇具並稱為奈良時代(710~794)之雙璧,為日本文化史上珍重遺物之一。一九五七年指定為日本國寶。zhen tan ju
銀質鎏金狩獵紋小壺,呈藥壺形,通體以轆轤旋製而成。圓蓋,上有扁葉形壺鈕,短頸,豐肩,腹下微收,低圈足。蓋、身均為魚子紋地,壺身外壁飾山嶽及騎馬人物狩獵圖紋,蓋面飾以飛鳥、山嶽及花草等;紋樣與壺底均作鎏金。壺內納藏二只水晶盒,盒內珍珠表面風化,呈灰色。
 瑞花六花鏡,白銅鑄,素面寬沿。鏡背以近似細砂紋作地,中央設半圓形鈕,蓮瓣紋鈕座,內作連續卷草紋,間飾盛開花朵、花苞及葉片。琉璃玉珠串形狀大小不一,有紺、青、黃及褐等多色,穿線為後世所作。
 蟬形鎖子及底座,銀質鎏金,二者嵌裝組合成鎖扣。底座整體呈菱形,作薄肉鏤雕寶相花卷草紋,分大小二部分,分別裝設於箱蓋與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