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五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268
玉函山石窟摩崖造像
玉函山石窟摩崖造像
隋代(581~618

山東濟南
 
玉函山石窟造像
玉函山石窟造像
 

玉函山石窟
yu han shan shi ku

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城南約4公里的玉函山北麓。全部造像皆分布於高約12公尺、寬約31公尺的崖面上。上、下五層排列,多採用左右連通式長方形龕,大小窟龕編號六十七個。現存有紀年題記七則,年代在隋開皇四至二十年(584~600)之間,是國內隋代(581~618)造像比較集中的一處。
 從上至下第一層為第1~5龕,其中第1~4窟為中型龕,龕內像高大致在1.2公尺左右。第1龕為隋開皇七年殷洪篡造像,內雕一坐佛二菩薩,主尊著通肩袈裟,衣紋疏簡,結跏趺坐,雙手結禪定印。第3龕為隋開皇八年王景遵造像,造像布局、風格與第1龕略同。第二層為第6~20龕,計有佛、菩薩像十八尊,其中第11龕為隋開皇八年造有二菩薩像。第三層有第21~31龕,除第21、31龕內雕一佛二菩薩、第29龕內雕二佛外,其餘均為單尊坐佛。
 第四層開龕數量最多,龕的體量也最小,分布著第32~63龕。龕內造像高只有30公分左右,共三十二尊,其中除第56~63為七佛外,其餘基本全是菩薩。第五層有八個龕,即第64~67龕,左邊五龕均作一佛二菩薩,像高均在1.3公尺以內,右邊三龕毀壞嚴重,其中第64、65、67龕內分別有隋開皇十三年、開皇五年及開皇二十年題記。隋代佛教造像身材多呈直筒形,身軀豐壯結實,衣紋簡潔,不追求身體曲線的變化或繁縟華麗的裝飾,玉函山石窟正是這種風格的典型範例。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