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牛頌(局部) 室町應永二年(1395) 絕海中津(1336~1405) 行楷書 紙本墨跡 高34公分 寬34公分 日本京都上京 相國寺藏 						 | 
                     
                    
                      |   | 
                     
                    | 
                十牛頌 絕海中津 
                   shi niu song   jue hai zhong jin
                  
			絕海中津約六十歲時所書,共十幅,每幅高、寬各34公分。相傳宋代(960~1279)廓庵師遠曾作《十牛圖》,十圖各附自序及偈頌,以闡示修禪之方法與次第。此卷即抄錄此《十牛圖》之偈頌而成。一九○九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絕海中津至中國時,時值明(1368~1644)初之際,應受到當時中國書風的影響,而此卷呈現學習趙孟頫書風的樣貌。其用筆並無趙字之遒勁,結字之妥切精善,亦不及趙氏遠甚,但章法寬疏直下,整體有舒緩安定的秩序感,確實可據為參酌禪思之用。  絕海中津為日本臨濟派禪僧,於日本南北朝應安元年(1368)入明,學習中國四六句駢文(以四字六字為對偶,盛行於南北朝),掌握中國詩詞的格律(形式和規律),是日本五山文學中期駢體文的先驅。  參考釋文:  忘牛存人  法無二法牛且為宗喻蹄  兔之異名顯筌魚之差別  如金出鑛似月離雲一道  寒光威音劫外 頌曰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  兮人也閑紅曰三竿猶作  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參考釋文:  人牛俱忘  凡情脫落聖意皆空有佛  處不用遨遊無佛處急須  走過兩頭不著千眼難窺  百鳥啣花一場●(恬-舌+麼)●(恬-舌+羅) 頌曰  鞭索人牛盡屬空碧天寥  廓信難通紅爐焰上爭容  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