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菩薩像(側面) 二至三世紀 片岩 高51公分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雪梨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藏 |
|
 |
釋迦牟尼佛像 |
|
 |
彌勒菩薩像 |
|
|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菩薩像
shi jia mou ni fo ji mi le pu sa xiang
該作品為一件圓雕犍陀羅造像。二像相背立於束腰方形台座上,一面為釋迦牟尼佛,另一面是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像面相方圓,神情靜謐安詳。波狀卷髮,肉髻大圓而低緩,著通肩袈裟。雙臂已斷損,但從斷面及袈裟衣紋可推測右手平舉,似施無畏印,左臂破損嚴重,應於腰際握衣角。 釋尊預言授記彌勒菩薩於未來世教化眾生,其原出生於婆羅門家庭,故犍陀羅造像中彌勒菩薩多有婆羅門修行者綰髮不戴冠、手提水瓶等特徵,但也都具菩薩造像的共性,胸前仍有華麗的裝飾,此菩薩即做此造型。菩薩髮髻盤於頂上分成兩綹作結,左手指間夾水瓶,袒上身,嚴飾耳璫、項圈、瓔珞、珠鍊、臂釧及腕釧等,大衣敷搭左肩,下垂掛於右臂,繫裙,著繩鞋,表現出犍陀羅菩薩的典型樣式。 此雙面造像組合,推測原為寺院建築構件,可能分屬不同的建築空間,不失為一件罕見的特殊作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