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毗盧寺摩利支天像 |
|
 |
摩利支天像 |
|
 |
摩利支天像 |
|
 |
法海寺辯才天像 |
|
 |
觀音寺大辯才天像 |
|
 |
阿佩亞達那塔寺辯才天像 |
|
 |
法海寺持國天及大自在天像 |
|
 |
阿佩亞達那塔寺大自在天像 |
|
|
佛教尊像舉類─摩利支天、辯才天、大自在天
(七)摩利支天 梵文Marici。又作摩里支天、末利支天。具有大神通自在力,擅於隱身,能為人消除障難,增進利益。此天原為古印度民間崇拜之神,後為佛教所吸收。 其形象,在《末利支提婆華鬘經》說其為天女形,《佛說大摩里支菩薩經》記載為三面六臂乘豬像等。 (八)辯才天 梵文Sarasvati Devi。本為印度教之神,有四臂,分別執持花、梵篋、花鬘及小鼓。以白色天鵝或孔雀為坐騎。被佛教引用之後,成為守護受持金光明經者。《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大辯才天女品〉載其「常以八臂自莊嚴」,手持弓、箭、刀、斧、杵等武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有辯才天奏琵琶之圖像,琵琶即為辯才天神之象徵。 (九)大自在天 梵文Mahesvara。音譯摩醯首羅、莫醯伊濕伐羅。又作自在天、自在天王、天主。為印度教三主神之一,三目八臂,多以舞蹈姿勢呈現。專司暴風雷電,及人間所受之苦樂悲喜,此天喜時,眾生均得安樂,此天瞋時,眾生均隨其受苦。被佛教吸收成佛教守護神後,稱為大自在天,住在第四禪天。 其形象為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之天人形,有大威力,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數,獨尊於色界。密教中,其身呈赤黑色,右手開肘豎掌,屈中、無名、小等三指,左手作拳,執三股戟向右,乘青黑水牛,左腳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