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九 卷 別:石窟
頁 碼:7/3_801
炳靈寺石窟第86龕
炳靈寺石窟第86龕
甘肅永靖
 

炳靈寺石窟第86龕
bing ling si shi ku di 86 kan

位於下寺窟群中部。寬1.3公尺,高1.1公尺,進深0.6公尺,平面呈馬蹄形,方形淺龕,內設低壇,屬小型龕。唐代(618~907)開龕造像,內有保存較好、藝術水準較高的壁畫。
 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像。正壁(西壁)佛高0.77公尺,倚坐於方形台座上;高肉髻,眉如新月,頸部刻紋三道,內著僧祇支,外披雙領下垂式袈裟,左手腹前捧鉢,右手撫膝。二弟子像高0.65公尺,北側為迦葉,面目蒼老,額頭刻二道皺紋,袖手站立;南側為阿難,頭部豐圓,細眉大耳,頸部刻紋三道,兩手搭於腹前,身材較為粗壯。二脇侍菩薩高0.7公尺,高髮髻,有耳飾,面相豐圓,頸短粗,有三道刻紋,腹部外凸,戴耳飾、項圈、臂釧、腕釧,袒上身,下著長裙。北側菩薩左臂下垂提淨瓶,右手持寶珠置於腹前,呈「S」形站立;南側菩薩左手持寶珠於腹前,右手下垂提巾。
 龕內的壁畫主要為造像的頭光、身光和龕頂部分。坐佛身後有桃形頭光和巨大的圓形身光,其內部均描繪石綠色的寶相花,外沿裝飾火焰紋。菩薩、弟子頭光亦作桃形,其內寶相花的紋樣略微簡化。龕頂中心繪紅綠兩色的祥雲及寶蓋。寶蓋分別位於佛及二菩薩頭頂上部,主體圖案為綠色團花,下有紅色垂網,構思巧妙且造型優美,鮮豔富麗。龕壁和龕頂的空隙處畫折枝花,樣式自由活潑。
 整龕雕像和壁畫樣式協調統一,相得益彰。關於壁畫的年代,多認為唐代原作,一說為明代(1368~1644)重繪。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