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文搜尋 >            頁 碼:9/5_1635 
            
              
                | 
                    
                      |  |  
                      | 榆林窟第3窟 甘肅瓜州
 
 |  
                      |  |  
                      |  |  
                      | 榆林窟第3窟北壁阿彌陀經變相 西夏(1032~1227)
 壁畫
 
 |  
                      |  |  
                      |  |  
                      | 榆林窟第3窟北壁不空●(上四+下絹)索觀音曼荼羅圖 
 |  
                      |  |  
                      |  |  
                      | 榆林窟第3窟內容分布示意圖 
 |  
                      |  |  
                      |  |  
                      | 榆林窟第3窟天王像 
 |  
                      |  |  | 榆林窟第3窟位於東崖。為榆林窟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夏(1032~1227)洞窟,是一個漢藏兩密並舉的洞窟。密教遺跡的數量多於顯教,反映西夏時期密教的發達。yu lin ku di 3 ku
窟呈長方形,穹窿頂。窟中央偏後設八角佛壇,壇上供奉一佛二菩薩像,下有多尊天王像圍繞,為密教壇城。東壁(正壁)南北二側各有一八角形須彌蓮花寶座,上為六臂觀音坐像,旁立二脇侍。南、北壁前設像台,其上羅列姿態各異的羅漢像。佛壇和造像均為清(1644~1911)塑。
 壁畫方面,有漢密、藏密及顯教。窟頂繪曼荼羅,中繪五方佛。東壁中央繪佛傳,南北兩側分別繪五十一面千手觀音變相和十一面千手觀音變相。南壁繪觀音曼荼羅、胎藏界曼荼羅及顯教觀無量壽經變相。北壁為不空●(上四+下絹)Q索觀音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及顯教阿彌陀經變相。西壁門上方繪維摩詰經變相,門南、北側繪普賢變相、文殊變相。除南壁觀無量壽經變相,西壁文殊變相、普賢變相、維摩詰經變相和北壁阿彌陀經變相屬於漢畫外,其餘皆為密教題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