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726
八王分舍利圖
八王分舍利圖
二世紀
石灰岩
寬187公分
印度安得拉邦阿瑪拉瓦提遺址出土
印度坦米爾納德邦 清奈博物館藏
 

阿瑪拉瓦提八王分舍利圖
a ma la wa ti ba wang fen she li tu

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阿瑪拉瓦提遺址(Amaravati)出土。原為圍欄浮雕裝飾。畫面主要分為左右兩面,右面表現拘尸那揭羅城內供養佛舍利、拒分舍利、八分舍利等三個情景,左面則為七國國王迎回舍利的場面,將有關佛涅槃後八王分舍利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組合在一起。
 右側畫面的城牆代表拘尸那揭羅,中央欄楯將畫面間隔出上、下段,下段刻劃城內的婦女以音樂和舞蹈供養舍利的場面。上段劃分為兩個區間,右邊是拘尸那揭羅人拒絕與七國分舍利的場面;左邊的房子中央有一大方桌,桌上擺放八份舍利,四周人物圍聚,顯然表現突路拏婆羅門已調停干戈,將舍利均分予八國。
 左側畫面表現七國國王迎回舍利的場面,可見七國國王騎於象背,恭謹的以雙手捧著舍利容器,置於象頭上,魚貫出城。七頭大象排成兩列,聲勢浩大。
 阿瑪拉瓦提圍欄浮雕上的佛傳圖,一般為阿瑪拉瓦提成熟時期風格的作品,此時期又稱為圍欄時期,其作品水平最高,該圖即最佳範例之一。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